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监管进程分析综述》5600字.docx

2025《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监管进程分析综述》56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监管进程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2\h\u22542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监管进程分析综述 1

211371.1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1

97321.2影子银行业务的特征 3

44541.1.1促进金融体系多元化 3

209881.1.2产品信息不透明 4

113221.1.3监管套利为主要目的交易结构 4

74131.1.4高杠杆放大损失 4

46261.1.5依赖批发性融资 5

193891.1.6期限错配的运作模式 5

181481.3商业银行发展影子银行业务的动因及监管进程 5

1.1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影子银行业务模式主要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其信用创造之外衍生出来的盈利渠道,国外的影子银行业务模式主要指的是资本证券化及其衍生金融产品模式,发源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技术的创新,一般都独立于商业银行之外,这主要是因为国外主要倾向于直接进行金融融资的渠道,国外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源于非银金融机构。而当前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的形成和发展则以商业银行为其主导,虽然可以划分为形成银行制度之外的影子银行业务和成为银行制度之内的影子银行业务,但归根结底还离不开银行这个重要环节,这主要原因就在于金融的监管,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中国银行的存贷利差开始减少,传统的业务拓宽渠道有限,竞争愈加激烈,从而在中国催生了商业银行针对银银、银信、银证、银基等多种渠道模式的影子银行业务的需求,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主要来自监管压力下的金融技术革命。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指的就是对银行传统的信贷贷款业务补充,与影子银行业务相关的交易机制结构也存在许多变形,其业务甚至是通过了多层渠道嵌套,流程极为复杂,但从根源上来说都是将其借款支付给了企业,并且也绕过了对资本、信贷的额度及其风险性拨备计提的各项监管政策措施。通常业务链条是银行吸取募集的同业负债和理财资金,利用传统信贷以外的渠道,把资金通过资管计划、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发放到经济实体。根据任泽平(2017)REF_Re\r\h[12]的研究,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型可以大致划分成非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例如委托银行贷款、未进行贴现的客户承兑汇票业务)、非银行业机构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服务(如保险公司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服务)和其他一些类型的融资租赁型业务(p2p、小额贷款管理公司、融资资产租赁、融资资产质押和再担保和抵押小额贷款),据此分类估算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及占比情况如下表:

表1.12010-2019年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估算表

单位:万亿元

2010

4.13

1.89

1.44

8.46

86.67

9.76%

2011

5.15

4.64

1.06

11.85

101.91

11.52%

2012

6.21

6.98

1.73

15.93

121.84

13.08%

2013

7.00

10.31

3.47

20.77

139.42

14.90%

2014

6.87

31.73

1.49

41.10

157.71

26.69%

2015

16.79

49.28

3.55

69.61

183.88

37.86%

2016

17.10

63.17

4.46

84.73

214.64

39.48%

2017

13.97

66.65

5.58

86.20

231.60

37.06%

2018

11.36

59.46

3.46

75.28

245.01

30.72%

2019

14.77

51.23

3.41

70.41

281.51

24.92%

资料来源:WIND咨讯

根据上表估算结果,2010年以后影子银行业务呈现快速爆发式增长,2010-2019年年增长率保持在-13%-100%之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7.49%,影子银行业务占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比重连年大幅攀升,截至2016年高达39.48%,2017年开始由于资管新规、流动性管理办法等多项监管政策对影子银行业务增加了限制,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增速和占比均有显著下降。在影子银行业务中,2010-2019年非银金融中介机构中,资管业务、非传统信贷业务以及其他融资业务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9.92%、11.97%和10.2%。在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非银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到2018年,我国非银机构的资管业务总规模为59.46万亿,在影子银行业务估算总规模中占了78.99%的比重。从2017年起,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和所占比重出现了下滑。

非银金融机构资管业务是资金的重点流向,其对应的负债端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及理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