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题的考查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价文章
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
综观近几年湖南和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不难发现现在对古代
诗歌鉴赏的考查出现了多样化,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选文多样化。选文原来集中在唐诗宋词元曲,现在从历朝历代的诗歌中去遴
选,湖南卷2006年的选文甚至是《红楼梦》中的诗歌。
二、考查题型多样化。现在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湖南卷一直是以简
答题或简答填空题为主。
三、考查形式多样化。考查形式有炼字,有析句,有整体鉴赏,有比较鉴赏。湖南
近几年这几种形式都出现了。
四、考查内容多样化。诗歌的作者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意象、意境、语言
等都涉及了。湖南卷以考查作者感情、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为主。
考向预测:
2010年高考《补充说明》中已明确,今年古诗鉴赏题赋分已由5分调整为7分。
那么,新课改之后诗歌鉴赏题怎么考,值得我们思考。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分
析,必修教材里面有专门的诗歌单元,选修教材里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如果出现选考题,选修诗歌考查内容的比例应该加大,分值也会相应地增加。
诗歌题型应该不会有新的变化,因为现在对诗歌的考查,各种题型都已经出现了,
而湖南的题型一般是以简答题为主,而且倾向于对诗歌整体的解读。自湖南自主命
题以来,多次出现了比较阅读鉴赏,这是要引起我们重视的。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应该会涉及诗歌的形象、感情和表现手法,这是对诗歌基本的考法,也是湖南命题
人所追求的。
从这几年的选材来看,湖南的选材没有规律,有时也体现了不拘一格,但总体来说
让考生感觉不是很难。所以,我们只要抓住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就可以了,更多的
是提高考生的古诗文修养和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第一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知识大观园
题例透析
【例1】(2009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遗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
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
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的理
趣:
元词的情
趣: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
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
的基调。
结句“梦里寻春
去“
【解析】(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
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不必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
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
“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
逝的怅惘意绪。
(2)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
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
点。
【例2】2(008年全国卷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②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H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
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
腿蜷宿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I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解析】1.“”和“退”。用“”字形象地表现出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