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受理号:CQZ2301501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报告
产品中文名称: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
产品管理类别:第三类
申请人名称:北京唯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2—
目录
基本信息 3
一、申请人名称 3
二、申请人住所 3
三、生产地址 3
技术审评概述 4
一、产品概述 4
二、临床前研究概述 5
三、临床评价概述 6
四、产品受益风险判定 8
综合评价意见 10
—3—
基本信息
一、申请人名称
北京唯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申请人住所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18号B座一层101室
三、生产地址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18号C幢2层C226室
—4—
技术审评概述
一、产品概述
(一)产品结构及组成
产品由控制机柜、液晶显示器、触摸屏、控制盒、导丝驱动臂、导管驱动臂组成。
(二)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在医疗机构使用,辅助临床医师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期间,输送和操作导丝、导引导管及快速交换球囊/支架导管。经过具有资质的临床医师按目前诊疗指南判定为低、中危的病变。临床医师严格按照术前评估判断其在高危病变上的应用。不可用于急诊和左主干病变、CTO及分叉型病变。
(三)型号/规格
ETcath200
(四)工作原理
本产品为冠脉介入手术中使用的控制系统,操作者在射线屏蔽环境下通过操作控制盒上的按键和滚轮,来驱动机械臂及其末端安装的配套附件,使得操作者无需在床旁即可实现对导丝、导管等介入器械的操控,从而避免或减少操作者受到的辐
—5—
射伤害。系统具有3种操作模式,可实现导丝、导管的线性和旋转运动,以及球囊和支架的线性运动。
二、临床前研究概述
(一)产品性能研究
申请人提供了产品性能研究资料以及产品技术要求的研究和编制说明,给出了驱动性能、屏蔽性能、运动性能、显示性能、安全防护、软件功能、延时、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等功能性、安全性指标的确定依据。
(二)生物相容性
产品不含接触人体部分,不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三)产品有效期和包装
申请人根据《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要求,通过对机械运动关键部件进行了疲劳测试试验、模拟实际场景使用中的使用频率和强度,确定了产品的有效期为10年。提供了包装运输的验证资料。
(四)动物研究
试验采用3只猪,按照标准PCI介入术式控制不同直径的导丝、导管、快速交换球囊导管及支架等器械,在摇摆模式、冲击模式及螺旋模式下开展试验。对临床成功率、技术成功率、操作模式性能、导管钩冠操作性能、阻力显示功能等进行评价。
—6—
结果显示各模式操作安全有效,可与多尺寸型号导丝、导管、快速交换球囊导管及支架配用。
(五)软件研究
申请人参考《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及YY/T0664-2020,提交了研究资料,包括:软件描述文档需求规范、测试报告、可追溯性分析报告,GB/T25000.51的测试报告。软件发布版本V2,完整版本V2.0.0.0。
(六)有源设备安全性指标
产品符合医用电气相关通用安全标准(GB9706.1-2020)和并列安全标准(YY9706.102-2021)的要求,提供由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符合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
三、临床评价概述
申请人采用临床试验路径进行临床评价,临床试验目的为评价申报产品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设计,选择的对照组为常规人工操作对导丝、导管、球囊扩张导管和/或支架进行推送、操作和回撤。
临床试验在5家临床机构开展,实际入组156人,其中FAS集149例,试验组69例受试者,对照组入组80例受试者,试验组PPS集149例,试验组69例受试者,对照组入组80例受
—7—
试者,SS集149例,试验组69例受试者,对照组入组80例受试者。
临床试验中主要评价指标为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定义为受试者术后48小时或出院前均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和PCI术后靶血管残余狭窄小于30%且TIMI等级为3。次要评价指标为PCI介入时间、累计辐射量、造影剂用量、器械性能评价、阻力反馈功能评价、测量功能评价。次要安全性终点为30天MACE事件发生率、器械缺陷、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
临床试验结果为主要评价指标:试验组临床成功率94.2%,技术成功率94.2%,对照组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鲍曼不动杆菌_嗜麦芽窄食单胞菌_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CSZ2400087).docx
- 丙型肝炎病毒(HC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CSZ2400241).docx
- 海藻酸钠银敷料(CQZ2200687).docx
- 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辅助诊断软件(CQZ2400633).docx
- 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CQZ2400218).docx
- 乳腺超声影像辅助检测软件(CQZ2400392).docx
- 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CQZ2400810).docx
- 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射频消融导管(CQZ2400072).docx
- 注射用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JQZ2300318).docx
- 《黄山风光解读》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