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美国业绩预告政策演进分析综述》6000字.docx

2025《美国业绩预告政策演进分析综述》60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业绩预告政策演进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2\h\u1719美国业绩预告政策演进分析综述 1

20491.1禁止披露时期 1

209961.2允许披露时期 2

140261.3规范披露时期 3

314172.3中美业绩预告政策比较 4

266431.政策背景 5

12172.监管目的 5

40813.披露要求 5

236564.监管的负面后果 6

143032.4本章小节 6

与中国短时间内建立的半强制业绩预告制度不同,美国监管部门一直未将业绩预告纳入强制披露范畴。在几十年政策演进过程中,美国业绩预告制度相继经历了禁止披露到鼓励披露,再到规范披露的过程。

1.1禁止披露时期

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公司或证券从业人士的虚假宣传、内幕交易等欺诈投资者的行径,同时其也宣告了州政府和证券行业自律监管的失灵。因此,联邦政府于1933年及1934年颁布《联邦证券法案》以强化公司信息披露、重振投资者信心。两部法案旨在确保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得到充分且公允的披露。然而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仅限于表述客观可证实的历史信息,如定期报告,而禁止公司在提交给监管部门的信息披露文件中阐述“软性信息”(SoftInformation),如公司未来经营前景。对此美国证监会(以下简称“SEC”)给出如下三点理由:①公司可能利用该信息误导普通投资者。监管方认为公司提交给证监会的历史信息文件具有较高可信度,因此投资者会假定证监会文件记录中与上市公司有关的信息都是准确可靠的。如果允许公司加入前瞻性信息,投资者可能高估该信息的可靠性。②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悉公司的前景信息。如公司常常会将一些预测性信息提供给分析师或机构投资者,该类专业机构可以较好地处理这些复杂的财务信息,并通过咨询或交易等方式将之传播给普通投资者。③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可能会增加公司的法律责任。披露该信息的公司如果其后未实现预测目标,很可能被投资者解读为其有意发布失实或误导性信息以欺诈市场,因而面临被起诉的风险(Schneider,1972)。

基于上述三项原因,美国证监会未允许公司将前瞻性信息纳入提交的披露文件中。反对者认为监管部门低估了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此举使得公司披露的信息过于消极和保守。与公司披露的历史性财务数据相比,前瞻性信息尤其是包含管理层现金流预测的信息更为直接地关乎投资者决策。同时其他预测性信息如分析师预期并不能完全替代该信息的功能,因此禁止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反而会增加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

1.2允许披露时期

SEC对待前瞻性信息的保守态度曾得到公司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免于公开披露的义务使得有关公司的前景信息“秘密”地在证券公司或其他投资机构之间传播,而后再由机构选择性地披露给投资者。此时,该类信息主要用于证券销售,且多采用口头方式表述,可靠程度大打折扣。因此,投资者群体呼吁监管方允许公司将此类信息纳入提交的信息披露文件中。受此影响,1970年初,SEC开始重新考虑前瞻性信息禁令的合理性。1971年,SEC主席WilliamCasey在演讲中指出,当前的信息披露系统封锁了投资者最感兴趣的信息,使得预测性信息游离在监管之外。这导致SEC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其对该类信息一贯坚持的反对态度;另一方面是其反对行为促使该类信息成为部分专业机构(如分析师)的私有信息,影响了信息披露的公平性(SEC,1972)。因此,WilliamCasey呼吁应允许或强制公司在提交的披露文件中加入前瞻性预测信息。1972年SEC就是否允许前瞻性信息披露举办了听证会。在听取多方意见后,其肯定了该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价值(Brown,1999)。1973年,SEC发布一份关于披露公司前景信息的声明,允许公司自愿在信息披露文件中阐述预测性信息。

1975年,SEC拟定了多项执行1973年声明的细则草案,包括要求公司以8-K的方式公开披露前瞻性信息、将该信息纳入年报披露范畴、有条件的适用“避风港”(SafeHarbor)条款等。然而,该草案因执行成本过高而在意见征询过程中遭到近乎一致的反对,因此最终并未付诸实施。

1976年,SEC成立信息披露咨询委员会(TheAdvisoryCommitteeonCorporateDisclosure),旨在评估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政策。咨询委员会在仔细评估了前瞻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后,最终建议SEC鼓励该信息披露,并提出三项具体建议:①鉴于SEC缺乏监管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验,因此应先采用自愿披露政策;②出台“避风港”条款,对如实表述预测信息的公司提供免责保护;③要求公司在该信息披露中加入风险警示类文字,提醒投资者区分其与历史财务信息的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