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代兖州鲁荒王墓出土仪仗俑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鲁荒王朱檀就藩于兖州,死后的墓葬作为明朝第一座亲王墓,营造完备,规

模宏大,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奠定了后世亲王墓的基础。研究中以明代鲁荒

王墓出土仪仗俑为研究对象,以搜集、分类、整理及阐述明朝时期鲁荒王墓出土

仪仗俑的相关资料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为主要任务,并实地考察山东博物馆收

藏明代仪仗俑的具体情况。根据其冠服和类别,可以细分成人物、马、车轿、器

物四大类,其排列组合似乎也有着独特的规律。针对秦简王、蜀王、益王等亲王

出土的仪仗俑进行搜集与整理,大致统计出人物俑1733件,车俑12件,马俑147

97

件,器物件。在对搜寻到的仪仗俑进行分类时,发现这些出土的仪仗俑不仅存

在着较多的共性,而且在人物、马匹、车轿、器物以及整体形制等多个方面存在

差异。受明初社会与礼制因素的双重作用,仪仗俑在明代高等级墓葬中获得了显

著的发展。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当时人殉与贞节观念的盛行,同时亦体现了对佛

道信仰的崇尚以及厚葬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仪仗俑是根据墓主生前的交通出

行和礼制制度为原型制作的,整齐划一,衣帽服饰栩栩如生,从侧面反映着明代

冠服制度、仪仗卤薄制度以及仪仗选拔制度的历史变迁。明代亲王仪仗俑既是古

代俑殉制度的最后一抹余晖,映射出明代的社会观念,又反映着礼仪制度。

关键词:明代;鲁荒王;仪仗俑;社会生活

I

目录

目录

摘要I

目录III

图表目录V

绪论1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

二、研究现状2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7

四、创新点与重难点9

第一章明代兖州鲁荒王墓及出土仪仗俑概况10

第一节兖州历史概况10

一、政治沿革10

二、自然环境12

三、人文环境13

第二节鲁荒王墓概况15

一、墓葬情况15

二、随葬品概况20

第三节出土仪仗俑概况21

一、出土情况21

二、器物分布22

小结27

第二章鲁荒王墓出土仪仗俑的分类28

第一节人物俑28

一、兜鍪俑28

二、幞头俑29

三、巾帻俑30

四、笠帽俑30

五、梁冠俑32

第二节马俑34

第三节车轿俑35

III

目录

第四节器物36

一、兵器类36

二、礼器类39

三、乐器其他类41

小结43

第三章鲁荒王墓和其他亲王墓出土仪仗俑的统计和演变46

第一节明代亲王墓出土仪仗俑的统计46

一、统计的来源46

二、统计概况47

第二节不同时期明代亲王墓出土仪仗俑的特点48

1399-142449

一、早期()亲王墓出土仪仗俑的特点

二、中期(1434-1508)亲王墓出土仪仗俑的特点56

三、中晚期(1539-1630)亲王墓出土仪仗俑的特点66

小结78

第四章鲁荒王墓仪仗俑所反映的明代社会生活与礼制82

第一节仪仗俑所反映的明代社会生活82

一、人殉之风和贞节观盛行82

二、崇尚佛道的风气84

三、皇家厚葬奢靡、享乐之风87

第二节仪仗俑所反映的明代礼制89

一、

文档评论(0)

qiutian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