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2-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把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重点)

2.描述质壁分别与复原的过程。(重点)

3.理解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在试验中的应用。(难点)

1.通过对渗透作用和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学习,养成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式。

2.通过试验观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提高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的力量。

一、渗透作用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

(1)具有③半透膜。

(2)膜两侧①②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条件及现象

过程

条件

现象

吸水

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失水

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平衡

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别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别复原现象。

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

1.试验原理

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肯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2.试验步骤及现象

3.发生质壁分别的缘由

(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内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实例

(1)番茄和水稻吸取无机盐离子的比较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eq\o\al(4-,4)的培育液中培育,结果及分析如下:

①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取有差异,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取也有差异,说明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取具有选择性。

②水稻吸取水的相对速率比吸取Ca2+、Mg2+的大,造成培育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茄吸取水的相对速率比吸取SiOeq\o\al(4-,4)的大,造成培育液中SiOeq\o\al(4-,4)浓度上升。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含量明显高于血液中碘的含量。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取表现差异较大。

2.特点

(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2)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3.结论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

2.当外界溶液与细胞质浓度相同时,水分不进不出。 ()

3.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指去掉细胞壁的部分。 ()

4.物质跨膜运输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

5.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

提示:1.√

2.×外界溶液与细胞质浓度相等时,水分进出达到平衡。

3.×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的部分叫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包含细胞液。

4.×物质运输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

5.√

渗透现象及原理分析

[问题探究]

依据“人教版生物必修1”P60“问题探讨”,思考争论下列问题:

1.漏斗内液面上升的缘由是什么?漏斗内的液面会始终上升吗?为什么?

提示:单位体积的清水中水分子数大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的水分子。但漏斗内的液面不会始终上升。由于随着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漏斗内液面与烧杯内液面差产生的静水压会增大,由于静水压的作用,漏斗内的水分子向烧杯集中的速度会加快,当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清水集中的速度与由清水向蔗糖溶液集中的速度相等时,集中达到平衡状态,漏斗内的液面不再上升。

2.渗透装置中,当漏斗内溶液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同吗?

提示:不同。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双向集中速率相等,但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仍高于烧杯中清水的浓度。这是漏斗内液面上升产生的作用力加大,阻挡烧杯中水分子向漏斗集中的原因。

3.假如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液面还会上升吗?假如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液面还会上升吗?

提示:不会,由于纱布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蔗糖溶液都能通过。假如烧杯内是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液面不会上升,由于半透膜两侧溶液没有浓度差。

4.依据以上的探讨,思考发生渗透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半透膜和浓度差。

[归纳总结]

1.渗透现象的分析

(1)图示

(2)原理分析

(3)分析上图②可知:Δh产生的压强与水和蔗糖溶液产生的渗透压差达到平衡,使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交换速率相等时,液面不再上升。

2.动植物细胞都是渗透系统

3.渗透作用的应用

(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

漏斗内

烧杯内

溶液浓度

M

N

现象及结论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

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

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