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2-
期末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气、向善的力气。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奇特崇高的道德境地,我们的民族就永久布满期望”。在不断增加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动社会向上向善力气的形成,是国有德而兴、人有德而立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动是通过善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善是人之为人之本。孟子作为传统善文化的奠基者及推动者,提出了“四端说”,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
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中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和平主义是善文化谋求人类共同生存、命运一体的道德价值观。
善的培育、实践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国传统善文化培育与践行的根本是家国一体,“孝”“忠”合一。儒家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德之本、教之源。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及对兄长的敬重、友爱,是孝悌文化的基础。要将感恩、敬畏、奉献、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情感,价值作为家教、家风的内涵培育下一代,谋求个人善行与社会善行在价值观上的一体性,追求与实现家庭之善和国家之善在道德践行上的全都性。
善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已经奠基了天、地、人是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场相在的共同体的信念。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的“道”“天(理)”往往与人的善心、良心相通相连。儒家认为,良知即天理。在现实生活中,《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致力于在现实社会谋求“立德”、成就“不朽”。千百年来,善成为中国人成进步展的立身之基、修身之要,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觉悟善性、实践善性。
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和承继,促进并形成了中国人向善的自觉性,奠基起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信仰基因,成为民族向上、向善的力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构筑社会善的规范体系,培育社会善的信念,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气,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将民族善文化基因进展连续,是增加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王永智《形成向上向善
的力气》,有删改)
材料二:
何谓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古人早就指明白教育的基本方式和目的:以身作则,使其向善。到了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话一方面确定了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同时点出了人性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教育要留意滋养“人性”,抑制其动物性,尤其是“恶”的成分。
“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的争论在我国已连续了数千年,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难免从各种渠道浸染到“恶”的因子,以校园凌辱为代表的各类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涉暴行为,便是这种“恶”的因子滋长和外溢的结果。鉴于未成年人年幼无知,当其做出恶行后,不少人都会选择去责备其家长,认为问题孩子背后必定有问题家长。这种推断虽显武断,有的家长也会感到委屈,但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孩子犯了错,不首先责备他们又该责备谁?
教育焦虑是当下众多中国家长的共通心情,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不少家长焦虑的重点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考了多少分,报了多少个培训班,如何一步步跻身名校……为此,他们不惜花费巨资、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给孩子争取各种机会。
我们会发觉,一些家长张口闭口“为了孩子好”,但他们所谓的“好”,更多的是期望孩子在学校考个好成绩、一步步考上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好对象,却忽视了“好”字最基本的内涵: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拥有和善、正直、勇敢等优良品质的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固然是培育各类人才,但成为人才的前提是首先要成为“人”。我们常说“立德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0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9课第3框公正司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练小题“瓶颈”突破练含解析.doc
- 2024-2025版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讲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二古希腊的先哲2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4.doc
-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2025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补充习题新人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滚动测评2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学习与探究三为哥伦布领航教学教案人民版必修2.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8.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堂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核心素养专题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模块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讲义教案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