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经济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01是什么引起了一国经济的波动?02是什么导致了失业?03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04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05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06面临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研究问题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EconomicGrowth)中国GDP的增长单位:万亿人民币研究问题之二:经济周期
(BusinessCycle)●●谷底顶点收缩扩张收缩我国经济的周期变化周期成分增长速度趋势成分78808284868890929496980020151050–5–10研究问题之三:失业(Unemployment)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研究问题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失业与通货膨胀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货膨胀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951001051101151201257880828486889092949698001.52.02.53.03.54.078808284868890929496980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城镇登记失业率(%)研究问题之五:国际经济
(InternationalEconomy)封闭经济开放经济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9192939495969798990001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1990 620.9000 1991 718.4000 1992 849.4000 1993 917.4000 1994 1210.100 1995 1487.800 1996 1510.500 1997 1827.900 1998 1838.100 1999 1949.300 2000 2492.000 20012661.000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4.15%01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02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研究问题之六:宏观经济政策总结: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经济活动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研究重点和阐述的差别。(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目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标是追求整体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事后分析和事前分析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一)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壹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都综合为三个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市场。开放经济下还有国际市场。贰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叁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利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假设资源稀缺、充分就业需求不足、存在失业解决问题资源最优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分析对象家庭、企业、市场国民经济总体研究中心市场价格国民收入决定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二,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经济学的科学化也就是经济学的实证化,努力使所研究的问题摆脱价值判断,只分析经济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即解决宏观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是两者的共同目的。第三,两者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都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市场经济之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