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

仅8%中国初中生课外参与体育活动,而在日本,这一比例为65.4%

导语

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大国。但很少人知道,中国也是世界上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

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率名列前茅的国家。其实,对普通人而言,体育不应该是竞技比赛的

同义词,其最重要的功能莫过于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公民。然而,除了提供围观素材,长久

以来,体育甚至并未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

一。“见跌不见涨”的国民体质

10年来中国人体质持续走下坡,青少年肥胖率猛增近50%

通常来说,“国民体质”指的是一国国民在心肺耐力、力量耐力、柔韧性和体成分(脂肪含量)

等生理指标的均值。中国自1990来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国民体质监测,最近几次检测分别发表

于2001年、2006年和今年年初。发表于2006年的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比

2000年略有提高,但包括肺活量、握力等身体机能综合指数比2000年下降9.65%,身高、体

重等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也降低了0.86%。而据最新公布的体质检测报告,中国青少年体质再

次出现下降,例如,中国青少年肥胖率比10年前增长近50%,城市里有1/4男学生被列为“超

重”;近视率则从10年前的20%增加到当前的31%。[详细1]

中国青少年“高身材、低体质”,身高优势渐输日本

医学专家钟南山曾指出,“高身材、低体质”已经成为对中国青少年的典型描述。一份刊登在

国家体育总局网站上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体质对比”报告称,近20年来,虽然中国青少年

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持

续下降。但政协委员蒋效愚做的一组中日学生体质体能对比却表明,中国学生可能在“身材”

上的优势也逐渐丧失了:2000年,中国学生身高、体重和日本同龄学生相比,除17岁女高

中生高于日本外,其余都低于日本;2005年,仅14岁、17岁两个年龄段的女生身高高于日

本学生,其余依然低于日本水平。[详细2]

随着生活水准提高,肥胖越来越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一大问题。

中国1.6亿人患高血压,超重等“慢病”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国务院曾发表过的一组调查数据(发布于2007年)显示,中国约有1.6亿人患有高血压(成

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1.6亿人有高血脂,数千万糖尿病病人,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

局官员指出,这些“慢病”(即包括膳食不合理和体重超重等非传染性疾病)等上升的速度还

非常快,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非常之低。除此以外,跟大洋对岸的美

国类似,超重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慢病后备力量”:中国人超重者与肥胖者比例高达1:4,

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随时可能成为“肥胖人口”。

20年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仅5.1岁,远低于日本

此外,一组被媒体广泛引用的数据更指出,中国人7成处于亚健康状态、1亿人有不同程度

的精神障碍,每个人平均一年得4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成为三大“死亡病”。

在平均寿命这一“硬性指标”上,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速度,也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

据世界银行最新出炉数据,1990年到2008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5.1年至目前的

73.1岁,增速比其他巴西、埃及、埃萨尔比亚甚至苏丹等国都要低,更远落后于世界第一的

日本人(男性79.5岁、女性86.4岁)。[详细3]

多年以来,日本人作为世界上国民最健康、最长寿的记录依然难被打破。

二。国民是否健康,与全民体育发达与否有关

国民体质下降,可能由环境、社会发展和个人选择等多重因素所致。但从长远来看,国民

体质如何与全民体育的发展程度不无关系,跟人们对待体育的观念、个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条

件、以及体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也息息相关。

原因一:人均体育支出不足600元,买运动服等实物消费占大头

虽然经济发展飞速,中国人在体育消费上未免显得有些“小气”。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曾

公布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

中,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但若从消费结构上看,多达91%

的人将钱花在购买运动服装上,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

实物消费。据民间组织的估计,若按纯粹用于锻炼上体育消费,中国人均体育消费可能只在

3美元上下。比亚洲(12美元)和世界年人均体育消费(36美元)都要低。[详细4]

中国休闲体育消费增长迅速,但买运动衫仍是中国人最常

文档评论(0)

霞光满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