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把握演说文体特点,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听众意识。
2.引导学生体悟革命导师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激发学生的抱负和使命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文本细读把握演说文体实用性、针对性等特点,体会文章表达的力量;
2.关联历史语境,理解文化与时代的差异,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听众意识。
教学难点:
1.把握马克思作为革命导师对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感受其人格力量与思想光辉。
2.增加学生对社会与时代的关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激发其抱负与使命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针对”时代
“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10日电:欧盟委员会10日宣布,正式就建立人工智能工厂发起招标,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工厂提升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我们生活的21世纪,人工智能领域成为聚焦之地,人工智能或将成为新质生产力,或将取代重复性强,规律性的工作等。甚至有人认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超连接革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革”,改变之意。所有的改变必然经历阵痛。时间回溯到19世纪,有着怎样的时代特征,人们又经历着怎样的社会问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设计意图】以所处时代切入,贴近学生,体会时代特征和社会特点,思考时代差异。
活动一:观照现时文本,“生疑”听众
过渡:美国演讲专家理查德总结了即兴演讲的“四步曲”:第一步,喂,喂!第二步,为啥要浪费口舌?第三步,举例;第四步,怎么办?AI小试了一下问了这两个问题“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人民报创刊纪念会演讲开头怎么吸引听众”,诚如AI所建议的那样写,你们觉得这份演说能说服听众吗?
预设:不能吸引听众,因为太常规,没有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到听众的需求。
“喂喂”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是提请注意,希望在场的听众能够集中注意力。那么马克思是怎么向听众喊“喂喂”的呢,我们一起来把第一段读一读,并谈谈你的听众感受。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预设:学生的阅读感受,不仅没有引起注意,甚至觉得难以理解,质疑当时的听众都能听懂吗。
因为文化的巨大差异,时间的百年跨度,我们与马克思的这篇演讲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差异,以现时的眼光提出我们的疑惑。
问题:生活在21世纪的你,作为听众的你,将第一段觉得难以理解的词或句圈划出来,并说说让你“生疑”的点。
疑点:“1848年革命”事件发生时间久远,背景不清楚;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难以引起共鸣;定语修饰较多,句子较长,语义难以理解;比喻的作用是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但是好像并没有。
答疑:指1848年至1949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课下注释)
分析:反差认知,提请注意;表明立场,身份认同;坚定立场,给予信心;剖析现状,正视问题。
产生疑点的地方有很多,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本,说说你的疑惑。比如:
1.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
2.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
3.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上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收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
质疑点提炼:时代特征、文化差异、表达语言——演说对象、演说目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正视文化的差异与时代的隔阂,触发“听众”意识。
活动二:回溯历史语境,“理解”听众
1.猜一猜:认清听众身份
过渡:在与《给工人议会的一封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读过程中,对这一演说中较为复杂的长句、理论性的结论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比较中,我们应尝试着认清听众更为切实的身份,才能更好理解这篇演说。
问题:请根据疑点,并结合具体文本,完成对听众的身份认证。
马克思此次演说面向的是的人。
预设:文字编辑和理解能力较强的报社人、主要革命活动在英国、革命情绪较为低弱、时刻关注着革命进程、缺乏革命信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英语沪教牛津版七年级上:7AU3 Section4 Focusing on culture The 24 solar terms.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版版三起:三年级Unit 3 What do we look like_This is me.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深圳用三年级下册:Unit 5 Toys Period1 Listen and say &Look and learn.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深圳用五年级上册:M1 Unit 2 Going to school -Look and learn.docx
- 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四年级:M1U3 Look and see Rules of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verbs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变化规则.docx
- 高一英语:Sentence Inversion in Andersen’s Fairy Tales 读安徒生童话学倒装句.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促织-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四年级上册:4AU2 Can you swim_Superboys and supergirls.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深圳用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the beach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六年级下册:Unit 2Changes in our lives.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2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families_ Explore Part.docx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四年级:一般现在时中助动词的用法The journey of do and does.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上: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上:第28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