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课时练:第课咬文嚼字(一).docx

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课时练:第课咬文嚼字(一).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第8课咬文嚼字(一)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援例倒筵兴尽而返陈言务去

B.茗烟凝练词澡典故王嫱西施

C.剥啄胸襟发人深省学富五车

D.斩截斟酌套语烂调事过境迁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B.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C.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我希望读者从这粗心大意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位演员提醒他“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B.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但是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C.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或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D.“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4.将下列打乱了语序的句子调整为正确语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②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③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④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人认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②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困难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③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让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④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⑤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⑥中方对4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能概括文段主要信息的五个关键词,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社会环境中特殊的一部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答: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小题。(11分)

别元九后咏所怀

【唐】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8.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