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借代。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1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2夸张。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反问。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顾况《子规》何树何山著子规?设问。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比拟。如“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8)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作用典。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一正一反)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使用典故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春风十里”(姜夔《扬州慢》)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暗用)对偶。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1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是双关。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2如苏东坡《定风波》3通感也称“移觉”。通感的概念虽然没有在中国古典诗论中出现过,但是在古典诗歌中使用通感艺术手法的名篇佳句俯拾皆是。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者描写视觉中的枝头春意,却着一“闹”字,使我们耳边仿佛出现了喧哗声响,从而使视觉形象和昕觉巧妙地沟通起来。日色冷青松空翠湿人衣移就。是指将原来适用于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于描写乙事物。移就一般是将表现人的情状的词语移用于表现物。如李煌《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是没有感情的植物,作者用“寂寞”来修饰梧桐,就把描述人的情感、情状的词语,用到了描述事物上,产生了独特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拟人”重在把物人格化,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移就”则是把甲性状词语移属于乙,重在移而就之,它不把事物人格化,也就是不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二)从形式上看,“移就”的语言成分限于表性状的词语(主要是形容词),在句子结构中大多充当定语;而“拟人”所选用的词语,在句子中大多作谓语。总之,“移就”是把属于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性状而物不变;“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而物变人。12345喜颜笑眼;愁肠百结;愁肠九转;愁眉苦脸;凄风苦雨,愁云惨雾春风得意;风木含悲;燕妒莺惭移就与拟人的区别古典诗词鉴赏复习艺术手法高二《唐诗宋词元曲》选修复习总结诗歌鉴赏
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01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02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0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04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05特别注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诗词鉴赏艺术手法表达方式01修辞手法02表现手法03结构技巧0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01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02楼船夜雪瓜洲渡,03铁马秋风大散关。04亲朋无一字,05老病有孤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今传递信息方式.ppt
- 对数与对数运算.ppt
-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ppt
- 四年级语文S版13课麻雀.ppt
-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
- 奢侈品-生活的艺术.ppt
- 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ppt
- 培训课件企业诊断技术.ppt
- 写景抒情文言文汇总复习课(岳醉石).ppt
- 基于工作过程高职教育教学大纲设计.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