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6-

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

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倾听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体会世界的和谐与奇特;谛听大自然的山水神韵,参悟人生的丰厚与愉悦;静听大自然的花开花落,感受生命的律动与壮丽;倾听大自然的风啸雨吟,品尝生活的奔放与率真。月色模糊的荷塘,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不甘被囚的青藤,都会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这些作品带着荷的芳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荣,像一幅幅清爽美丽的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会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辅之以记叙、抒情、谈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表现以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风物为主要内容的散文。这类散文或描摹山川名胜、描写地域景致、叙述特定事物,或巡游参观、寻踪探微、托物言志,一般因诗意盎然的语言特色、共性鲜亮的描写特点、自然率真的情感流露,深深吸引读者。学习写景状物类散文,对于丰富人文视野、提高语言表达力量、陶冶人格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所选三篇文章,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但具体看来,亦各有侧重:《荷塘月色》以精彩的景物描写备受赞誉,景物的层次与颜色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故都的秋》表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最让人称颂的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都洋溢在故都的秋景中;《囚绿记》接受了象征手法,在对常春藤的歌颂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

【图说·画中有话】

【概说·单元内容】

1.赏识散文精巧的艺术构思,学习散文表情达意的手法。

2.品尝散文精巧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反复朗读,逐步增加对散文的鉴赏力量。

4.理解散文所表达的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领会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师说·单元所学】

1.理清层次。学习写景状物类散文,要留意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层次,分清哪几句或哪几段说了相同的意思,从哪句开头转换了内容,哪句是中心句、关键句或主旨句。这样才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探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景物。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地显示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才华。品尝景物描写是解读这类散文首先要过的一道门槛。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颜色、趣味,所以细致地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是读懂这类文章的关键。

3.品尝语言。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品尝语言是学习这类文章必不行少的一个环节。透过作者用美丽语言刻画的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文章美的感知。品尝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体会情感。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为情而设,情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要特别留意带着感情读课文,要专注于表露作者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进展变化的关键语句,进而体会作品蕴含的情感。

第1课荷塘月色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通常文人都会用他们笔下的事物来寄予他们的心情。正如采菊的陶渊明采的是一份高标超逸,爱莲的周敦颐爱的是那不染不妖,画竹的郑板桥画的是一份亦刚亦柔,而葬花的黛玉葬的是一怀自怜自惜。月下荷塘闲逛的朱自清一腔心绪分散于荷花、明月,一腔深情在这里倾泻,在自然和谐的月色中品尝临时摆脱现实的淡淡的喜悦。

让我们与朱自清先生相约于月下的荷塘,倾听他那支“颇不安静”的心曲。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1年留学英国,后又漫游欧洲;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成功后,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虽身患严峻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叮嘱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学问分子的高尚气节和贵重情操。

主要

作品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诗论《诗言志辨》,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2.背景解读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惧掩盖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由始终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到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他曾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的思想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溃,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与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与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临时躲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与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最终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但他到底是个爱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