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殇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国殇》中字词的含义,如殪絷霾两轮兮絷四马等,顺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准确掌握诗歌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像以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精准分析诗歌塑造的英雄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深切感受诗歌激昂的节奏和强烈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引领学生研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及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独特见解,锻炼合作探究与思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古代爱国将士的崇敬之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珍视和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诗歌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诗歌内容,清晰把握诗歌主旨,感受诗人对爱国将士的赞美与歌颂。
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提升文言文知识储备。
深入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特别是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及悲壮雄浑的语言风格。
2.教学难点
深刻领会诗歌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将古代爱国精神融入现代价值观。
精准分析诗歌中塑造的英雄形象,探究诗人是如何通过具体描写展现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高尚品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讲授法:系统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表现手法等知识,使学生扎实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形象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诗歌相关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情感内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激烈的战争视频片段,画面中硝烟弥漫,战士们奋勇厮杀。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战争场景,你们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在你们心中,战争中的英雄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战争和英雄的初步认识。
2.展示几幅古代战争的图片,如古代将士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冲锋陷阵的画面,引出课题《国殇》。介绍《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歌颂了楚国将士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和哀悼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悲壮的诗歌,领略古代爱国将士的风采。
(二)背景介绍(3分钟)
战国时期,楚国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秦国逐渐崛起,对楚国虎视眈眈,楚国与秦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国殇》这首诗就是屈原在目睹楚国将士在战争中英勇牺牲后创作的。当时的战争残酷激烈,楚国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了屈原的心灵,促使他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赞歌。通过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渊源。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诗,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例如,操吴戈兮被犀甲(pī)车错毂兮短兵接(gǔ)等字音要读准;诗句的节奏要按照二二二一或二二二的形式把握,如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语调要读出悲壮、激昂的情感。
2.学生跟随教师的范读,轻声跟读两遍,然后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气势。
3.请几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读出等方面。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初步读准、读顺诗歌。
4.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怎样的战争?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诗歌,然后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可能会回答:这首诗描绘了楚国将士与敌人激烈战斗并最终壮烈牺牲的场景。诗歌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描写战争的激烈场面,后一部分歌颂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对他们的哀悼。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进一步明确诗歌的整体脉络。
(四)研读诗歌,分析内容(20分钟)
1.学习诗歌第一部分(从操吴戈兮被犀甲到严杀尽兮弃原野)
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解释为战士们手持吴地的戈,身披犀牛皮的铠甲,战车交错,短兵相接,让学生理解战争的紧张激烈。
提问学生:从这两句诗中,你能看到怎样的战斗场景?引导学生回答出战场上战士们装备精良,奋勇拼杀,敌我双方战车交错,近距离展开激烈搏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外采购合同模板.docx
- 国外工程管理公司-介绍.docx
- 国外马克思主义教学大纲.docx
- 国外工程物资管理暂行规定.docx
- 国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docx
- 国学经典教案.docx
- 国学《三字经》犬守夜教学设计.docx
- 国家好_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docx
- 国家安全日活动方案.docx
- 国家权力机关教案.docx
- 地理信息科学_第三次农业普查影像数字化项目.pdf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实验.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小说阅读理解提高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2(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含答案).doc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 特殊句型(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安顺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