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家长请注意:孩子问题的表象之下,藏着正面动机.docx

家长请注意:孩子问题的表象之下,藏着正面动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请注意:孩子问题的表象之下,藏着正面动机

好多家长一碰到孩子撒谎,就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孩子学坏了,要是不严加管教,以后说不定就走上坑蒙拐骗的歪路了。可实际上呢,孩子撒谎不一定就是坏心眼儿,家长可别动不动就给孩子上纲上线,进行道德审判。

撒谎只是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要是家长光盯着孩子撒谎这个行为,可能没真正看见孩子。

孩子那些在大人眼里看似不好的行为,像撒谎、拖延、叛逆、胆小怕事之类的,从心理学角度讲,背后可能都藏着正面动机。作为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跟孩子的正面动机站在一块儿面对问题,别站在孩子对立面,一个劲儿地批评指责,要不然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孩子考试没考好,怕爸妈骂,就偷偷改了分数。家长发现后,如果没有马上发火,而是耐心问他为啥这么做。孩子可能会说怕考不好爸爸妈妈不爱他了。你看,孩子撒谎背后,是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要是家长能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不管考得咋样,爸妈都爱他,孩子也就不用靠撒谎来获取这份爱了。

再讲讲孩子拖延。孩子写作业拖拉,每次催他,他都嘴上答应,手上却不动弹。仔细观察,你可能发现他是觉得作业里有难题,不想面对,怕做不出来被批评。这就是畏难情绪导致的拖延,为的是避免完成高难度任务带来的失败感和自我怀疑。还有的时候,他想故意延长写作业时间,让你觉得他学习很努力,这样就能从你这儿得到表扬和肯定。知道了原因,我们就不再一味地催他,而是帮他把难题拆分成小问题,陪着他一起攻克,还及时肯定他的努力,慢慢地,他拖延的情况就好多了。

说到孩子叛逆,四年级至初中的家长可能更有体会,以前上小学1-3年级可听话了,可上了初中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爸妈说东她往西。让她穿裙子,她偏要穿牛仔裤,还说自己有穿衣自由。原来,孩子是对父母过度控制产生了反抗,想追求自我独立。如果家长意识到了,开始尊重女儿在小事上的的选择,在大方向上适当引导,亲子关系才能变得亲密起来。

还有孩子胆小怕事,我朋友家孩子特别怕黑,晚上上厕所都得大人陪着。一问才知道,孩子小时候有一次晚上自己去厕所,不小心摔了一跤,被家长一顿批评。从那以后,孩子就对黑暗有了恐惧。后来,朋友每次都陪着孩子在黑暗的地方待一会儿,不断鼓励他,慢慢地,孩子胆子就大了起来。

那家长如何才能看见孩子问题背后的正面动机呢?

首先要知道孩子的行为都是由他内心的需求和情绪驱动的。就像前面说的,孩子撒谎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者渴望关注,叛逆是反抗过度控制追求独立。

然后要试着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孩子每一个看似“坏”的行为,其实都是他们内心需求和情绪的外在表现。当家长的,得学会观察和倾听。比如说,孩子突然不想上学了,这时候别着急发火,先问问孩子为啥不想去,是在学校跟同学闹矛盾了,还是学习压力大?通过倾听,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才能明白他们的真实动机。

当然,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家庭环境是前提。每天晚上尝试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通过拥抱、微笑这些互动,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特别自信,面对问题也能勇敢应对。因为父母就像孩子的“安全基地”,有了这个安全基地,孩子才能放心地去探索世界,父母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弄清楚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和正面动机。

最后,要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引导孩子。以前老用责备和惩罚的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越来越叛逆。

教育,是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不是站在孩子对立面,成为问题。

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也是一个捣蛋鬼,我们犯下的错误都是坏的?故意破坏型的?而往往是我们也想把事做好,只是经验、能力、不够稳重等等原因导致结果不好,而如果家长仅仅看到不好的结果就开始批评指责,那一刻孩子该多委屈。

还记得儿子曾帮我一起刷碗,不小心把碗弄掉了,当时碗碎的声音、场景,我能清晰看到他担心的眼神、自责的表情,我及时回应他:没事的,碎碎平安,爸爸小时候也会把碗打碎,你能帮爸爸一起刷碗已经很棒了。下次可以把刷好的碗摞到一起往里面放放,就不会因为没放好弄掉地上了。我又摸摸他的头,能感受到他的安心。他能主动帮我一起刷碗这说明他想和爸爸一起分担,我要看见他好的动机。至于结果不好,也不是他想看到的,接下来我只要引导他如何做,有好的结果就行了。

如果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撒谎,想一想,他为什么撒谎,他在担心什么?你平时说了什么才让他如此担心呢?怎么引领他通过什么正确的方式得到一个好的成绩?同时还要“表扬”他,因为他内心是想获得一个让家长开心的好成绩,这就是正面动机。

《小王子》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和孩子永远站在一起面对问题!

作为家长,永远给孩子爱与支持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