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为了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班级、教职工、幼儿以及来访人员。
3.卫生管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日常监督与管理,确保幼儿园卫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环境卫生管理
1.室内环境
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幼儿活动场所应每天进行清扫,做到地面干净、无垃圾、无污渍,门窗玻璃明亮,桌椅摆放整齐。
定期对室内墙面、天花板、灯具等进行清洁,保持室内整洁卫生,无灰尘、无蜘蛛网。
幼儿的玩具、图书等应定期清洗、消毒,每周至少一次,确保幼儿使用的物品卫生安全。
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寒冷季节可采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
2.室外环境
幼儿园室外场地应每天进行清扫,及时清除落叶、杂物等垃圾,保持操场、道路等整洁干净。
定期对幼儿园的绿化带进行修剪、除草、浇水,保持绿化植物生长良好,环境美观。
加强对幼儿园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如楼梯、扶手、走廊等,每天进行擦拭消毒,确保无污垢、无细菌滋生。
室外垃圾桶应定期清理,垃圾要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桶周围保持清洁,无垃圾散落。
三、个人卫生管理
1.教职工个人卫生
教职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头发整洁,指甲修剪整齐。
上班期间应穿着整洁、得体的工作服,不穿拖鞋、短裤等不适合工作场合的服装。
教职工在接触幼儿前、后,处理食物前,上厕所后等情况下必须洗手,洗手应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进行,确保手部清洁卫生。
教职工如有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不得带病上班。
2.幼儿个人卫生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勤剪指甲等。
每天为幼儿做好个人清洁护理,如洗脸、洗手、洗脚、洗屁股等,定期为幼儿洗头、洗澡、换衣服,保持幼儿身体清洁干净。
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幼儿身体不适或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医治疗。
四、饮食卫生管理
1.食堂卫生
食堂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每年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食堂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进行清扫消毒,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应无污垢、无油渍,厨房设备应定期清洗、维护。
食品加工操作应符合卫生要求,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加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安全。
食堂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如消毒柜、洗碗机等,对餐具、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时间和方法应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储存应分类存放,隔墙离地,保持通风良好,防止食品变质、霉变。食品仓库应定期清理,清除过期、变质食品。
2.食品采购与验收
食品采购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索取食品的相关证件和票据,如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检验检疫证明等。
食品验收人员应认真核对采购的食品品种、数量、质量等,检查食品的外观、包装、标签等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食品应拒绝验收,并及时通知供应商处理。
建立食品采购验收台账,详细记录食品的采购日期、品种、数量、供应商等信息,台账应保存至少2年。
3.食品加工与供应
食品加工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前应洗手消毒,加工过程中应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食品加工应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毒。加工好的食品应及时供应给幼儿,不得长时间存放。
食堂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食谱,保证幼儿膳食营养均衡。每周制定一次食谱,并向家长公示。
供应幼儿的食品应做到现做现吃,不得供应生冷、变质、过期食品。剩余食品应妥善保存,下次食用前应重新加热处理。
五、消毒卫生管理
1.消毒制度
建立健全消毒制度,明确消毒责任人和消毒方法、消毒时间、消毒频率等要求,确保消毒工作落实到位。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对幼儿园内的玩具、图书、餐具、厨具、桌椅、门窗把手、水龙头等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和部位,应定期进行消毒。
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消毒频率,加强对重点区域和物品的消毒,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扩散。
2.消毒方法与要求
物理消毒方法:如煮沸消毒、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煮沸消毒时,应将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水开后再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