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梳理文章内容,理解时间是如何在岩石上留下脚印的。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开展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懂得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特色,感受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
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复杂过程,以及文章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如寒武纪石炭纪等。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文章的重点知识,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要点。
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圈点批注,梳理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4.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一张古老岩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块岩石看起来年代久远,它会不会记录着什么呢?
2.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的理解,以及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时间的脚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陶世龙。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人,1949年开始写作科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研究。已出版科普读物《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时间的脚印》等。
2.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作者通过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和难理解的词语圈点出来。
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进行讲解。
掸(dǎn):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
踪迹(zōngjì):行动所留的痕迹。
装置(zhuāngzhì):安装;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烘烤(hōngkǎo):用火燥物,使其干燥或受热变干。
腐蚀(fǔ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
沙砾(shālì):沙和碎石块。
山麓(shānlù):山脚。
沟壑(gōuhè):山沟。
龟裂(jūnliè):裂开许多缝子。
帷幕(wéimù):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3.思考并回答问题:
文章的标题时间的脚印有什么含义?
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时间的脚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时间在岩石上留下了踪迹,记录了岁月的变迁。
本文主要说明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原因、方法以及记录时间的意义,同时介绍了一些关于岩石和地质变迁的知识。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即时间在哪里留下了脚印;然后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最后介绍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2.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
默读课文第529段,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学生边读边圈点批注,找出关键语句,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docx
- 我的小天地教案.docx
- 我的好朋友教学设计.docx
-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设计.docx
- 我的幸运一天大班绘本阅读教案.docx
- 我的情绪小怪兽活动方案.docx
- 我的情绪我做主教案.docx
- 我的教学反思.docx
- 我的教学感悟.docx
- 我的教学经历.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