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6单元17古诗三首精华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6单元17古诗三首精华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古诗三首》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包括三首古诗:《鹿柴》、《池上》、《绝句》。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能够感受古人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识字、朗读、背诵等语文基础知识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如《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朗读三首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②正确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③通过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如“柴”、“莲”、“鹅”等,需要通过注释和上下文推断其含义。
②把握古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所蕴含的哲理。
③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如《池上》中的对比手法和《绝句》中的对仗工整。
④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或续写,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古诗三首》的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如《鹿柴》的山林景色、《池上》的莲叶荷花、《绝句》的春日景象,以及相关的音乐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3.教室布置: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诗歌创作作品,并准备若干个阅读角落,供学生自由阅读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单元的《古诗三首》。在上课之前,请大家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美丽的山林中,四周是静谧的,只有鸟儿的鸣叫声和风的轻拂声。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情感。
二、朗读与初步感知
(老师)首先,请大家跟读《鹿柴》。注意,朗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朗读《鹿柴》。
(老师)非常好,大家读得很有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同时尝试理解诗句的含义。
(学生)再次朗读《鹿柴》,并尝试理解。
三、分析《鹿柴》
(老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鹿柴》这首诗。首先,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学生)描绘了一片静谧的山林,没有人,只有空山和落日。
(老师)非常好,这首诗通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样的诗句,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学生)表现了一种宁静、幽深、空旷的意境。
(老师)是的,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那么,诗中的“空山”和“落日”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学生)空山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落日则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老师)分析得很好。接下来,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鹿柴》。
四、学习《池上》
(老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首诗《池上》。请大家先跟读这首诗,注意节奏和情感。
(学生)朗读《池上》。
(老师)这首诗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学生)讲述了一个小孩撑船采莲的故事。
(老师)诗中的“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表达了小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性格。
(老师)是的,这首诗通过小孩的行为,展现了儿童的纯真和自然之美。请大家再次朗读《池上》,感受诗中的意境。
五、探究《绝句》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首诗《绝句》。请大家跟读这首诗,注意感受诗中的意象。
(学生)朗读《绝句》。
(老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山。
(老师)诗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运用了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
(老师)对得真好。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请大家再次朗读《绝句》,体会诗中的情感。
六、总结与拓展
(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它们分别描绘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些古诗的理解。
(学生)……(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古诗的理解。接下来,请大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首诗,可以是描绘自然景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实录 (新版)沪教版.docx
-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docx
-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 4繁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docx
- 第10课 问题的分解 教学设计.docx
-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认识电路《串联和并联》教学实录(新版)教科版.docx
- Unit 2 My body Lesson 3(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8 机械能守恒定律(1)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高中化学 专题三 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 3.2 合成洗涤剂的生产教学实录 苏教版选修2.docx
-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健康要四勤 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