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小学预防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doc

中小学预防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预防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安全专题教育常态化

班级每周利用班会课开展“楼梯安全”主题教育,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拥挤踩踏的危害,讲解“右侧单行通行”“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低头看手机”等规则。

针对低年级学生,用儿歌、情景模拟(如“排队小火车”游戏)培养有序上下楼习惯;高年级结合真实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如逆向行走、突然停留),学习自我保护技巧(如摔倒时蜷身护头)。

2.?楼梯设施定期检查维护

总务处每周检查楼梯间:

照明:确保声控灯、应急灯正常(断电后自动点亮),损坏灯具24小时内更换;

通行条件:测量楼梯宽度(不低于1.4米)、台阶高度(15-17厘米),清除台阶油渍、水渍,加装防滑条;

警示标识:楼梯拐角处张贴“轻声慢步靠右行”“禁止停留”标志,地面画箭头指示方向。

3.?值日领导全程监管

每日上下课、集会、放学等高峰时段,值日领导(校长、主任)在楼梯口值班,重点检查:

学生是否遵守右行规则,有无推搡、奔跑行为;

楼梯间是否通畅,护栏是否牢固(高度不低于1.1米)。

填写《楼梯安全值日记录》,记录问题(如“初二3班学生课间在楼梯追逐”)并通知班主任整改。

4.?行为规范严格要求

学生上下楼梯必须“右侧单行”,禁止并排行走(最多2人并行)、逆向通行、中途突然停步(如系鞋带需到楼道宽敞处)。

课间禁止在楼梯间玩耍(如扔纸团、蹲坐台阶),发现追逐打闹行为,附近教师立即制止并批评教育。

5.?自救自护技能训练

每学期组织1次“防踩踏应急演练”,模拟楼道拥挤场景,训练学生:

行进中若前方有人摔倒,立即停下并呼喊“有人摔倒”,同时双臂交叉护胸,侧身靠墙站立,引导后方学生停止前进;

不慎摔倒时,迅速蜷成“婴儿抱”(双手抱头,膝盖蜷至胸前),保护要害部位。

校医讲解踩踏事故中常见伤害(如骨折、窒息)的预防方法,普及“人流中保持重心稳定,随人群移动不逆流”的技巧。

6.?集合路线与疏导责任明确

学校制定《集会行进路线图》:不同年级分时段、分楼梯上下(如低年级走东侧楼梯,高年级走西侧楼梯),避免交叉拥堵。

集合时,值周教师提前5分钟到指定位置(每层楼梯拐角、转弯处)疏导:

上楼时,引导学生“前脚跟接后脚尖”缓慢行进,控制流量(每分钟不超过40人);

下楼时,提醒“扶好扶手,不催促前面同学”,发现队伍过密,临时叫停并分批放行。

7.?合理安排课间时间

教师严格按时下课,不拖堂占用学生上厕所、喝水时间(每节课间保留10分钟)。

大课间、午休等时段,开放多个楼梯口(如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同时使用),错峰安排班级活动(如一班先去操场,二班5分钟后出发)。

8.?突发情况应急照明与疏导

若遇停电或照明损坏,总务处立即启动应急照明(楼梯间墙面安装应急灯,间隔不超过20米),同时通过校园广播通知:“请全体师生保持安静,靠右缓慢行走,值班教师已到楼梯口引导。”

值班领导和教师迅速到达现场,用手电筒指引方向,喊出口令“不要慌,跟着灯光走”,组织学生分批次撤离(每次放行10-15人)。

二、应急处理程序

1.?现场紧急控制

教师发现楼梯间出现拥挤趋势(如学生推挤、脚步变快),立即站到楼梯中间,举起手臂大声呼喊:“停!不要动!右侧同学靠墙站!”

若已有学生摔倒,就近教师迅速挤到前排,弯腰护住摔倒学生头部,大喊“后面同学停下!退半步!”,同时招呼附近学生帮忙扶起伤者,转移至楼道宽阔处。

2.?快速报告与疏散

现场教师1分钟内通过校园对讲机或电话报告校长:“三楼东楼梯发生拥挤,有学生摔倒,请求支援!”

校长立即启动应急广播:“全体老师注意!三楼东楼梯出现状况,请离楼梯最近的老师前往疏导,其他班级原地等待通知。”

后勤人员关闭该楼梯上下通行(拉警戒线或摆放警示牌),引导楼上学生从另一侧楼梯下楼,楼下学生改道其他通道。

3.?受伤学生分级救治

轻伤(擦伤、扭伤):校医携带急救箱到现场处理,消毒包扎后,由班主任陪同到休息室观察,联系家长说明情况(如“孩子膝盖擦伤,已处理,可放学接回”)。

重伤(骨折、踩踏导致呼吸困难):教师立即拨打120(说明“XX学校XX楼梯间学生踩踏受伤,有昏迷/出血情况,地址XX路XX号”),同时用干净衣物按压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待医护人员。

4.?应急抢救与外部支援

校医对昏迷学生进行初步检查:判断呼吸、脉搏,若呼吸微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重复至苏醒)。

后勤部门协助开辟急救通道,引导救护车到校门口,提供最近的楼梯路线;若需更多人力,联系属地派出所、社区志愿者支援。

5.?家校沟通与信息通报

班主任第一时间联系受伤学生家长:“您孩子在楼梯间不慎摔倒,已送往XX医院,目前意识清醒,您尽快赶来,我们有老师在医院陪同。

通过班级群、校园广播向其他学生说明:“刚刚楼梯间有小意外,受伤

文档评论(0)

实用文档解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