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B15193.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
2014-12-24发布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犌B15193.5—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5193.5—2003《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本标准与GB15193.5—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
—修改了范围;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试验报告;
—增加了试验的解释;
—修改了试验目的和原理;
—修改了实验动物;
—修改了给予程序;
—修改了标本制作;
—修改了阅片的内容。
Ⅰ
犌B15193.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的基本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作用。
2术语和定义
2.1微核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有规律地进入子细胞形成细胞核时,仍留在细胞质中的整条染色单体或
染色体的无着丝断片或环。在末期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被包含在细胞的胞质内而形成。
2.2着丝粒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体与纺锤体纤维连接的区域,以使子染色体有序移动到子细胞两极。
2.3正染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其缺乏核糖体并可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未成熟的嗜多染红细胞区分。
2.4嗜多染红细胞
未成熟的红细胞处于发育的中间期,仍含有核糖体,故可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成熟的正染红细胞
区分。
2.5总红细胞
正染红细胞和嗜多染红细胞的总和。
3试验目的和原理
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通过分析动物骨髓和(或)外周血红细胞,用于检测受试物引起的成熟红
细胞染色体损伤或有丝分裂装置损伤,导致形成含有迟滞的染色体断片或整条染色体的微核。这种情
况的出现通常是受到染色体断裂剂作用的结果。此外也可能在受到纺锤体毒物的作用时,主核未能形
成代之以一组小核,此时小核比一般典型的微核稍大。
4仪器和试剂
4.1仪器
解剖器械、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