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引起跌倒的药物盘点及处理策略2025 .pdf

引起跌倒的药物盘点及处理策略2025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起跌倒的药物盘点及处理策略2025

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起其跌倒的重可调节因素,

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其跌倒风险增加。加强易致跌倒

药物管理以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对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

伤害严重度有着极其重的意义。

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的结果,药物可引起其意识、精神、视觉、步态、

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主包括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糖药等。另外,多重用药也是引起跌

倒的重原因。本文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进行简介绍。

0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抗癫痫药物

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主包括乙内酰服类如苯妥英钠;亚茂胺类如卡马

西平;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琥珀酰亚胺类如乙琥胺;侧链脂肪酸类如丙

戊酸;苯二氮章类;以及新型抗癫痫药如托毗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等。癫痫本身可导致跌倒风险增加,但大多数癫痫患者跌倒并非因发作所

致,约2/3是在未发作时发生,仅1/3直接由发作导致。抗癫痫药物本

身亦会增加跌倒风险,引起跌倒的原因主是该类药物的副作用所致,包

括思维混乱、视物模糊、笨拙或步态不稳、眩晕、嗜睡、协调障碍、困倦、

共济失调和震颤等不良反应。

另外抗癫痫治疗通常需患者长期服用药物,而研究发现在长期服用抗癫

痫药物人群中,50%以上的患者伴有临床或亚临床的骨质疾患,因此该类

患者由于骨质丢失而导致易跌倒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情况亦需关注。

2、镇静催眠药

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有苯二氮草类药物(BZDs)和非苯二氮草类药物

(non-BZDs)。BZD主包括艾司哩仑、地西泮、阿普哩仑等,为非选

择性激动抑制性Y-氨基丁酸受体(GABAa),可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

抗惊厥(抗癫痫)及肌肉松弛等作用。NBZD包括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

哇毗坦、扎来普隆,为选择性激动GABAa受体,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但

肌肉松弛作用较BZD弱,日间镇静和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在与药物相关的跌倒事件中,镇静催眠药的影响最为明显。易造成跌倒的

原因主为嗜睡、晕眩、精神混乱、认知受损、运动失调及延缓反应时间。

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始服用苯二氮草类药物后的两周内跌倒风险最高。

3、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

病药物指主作用于中枢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吩嚷嗪类(如

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硫杂蕙类(如氟哌嚷吨),丁酰苯类(氟哌

嚏醇),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

利培酮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阻断脑内多巴胺D2受体,对al、a2肾

上腺素受体、毒蕈碱M受体、组胺H受体等均有阻断作用,可产生锥体

外系反应、迟发型运动障碍、抗胆碱作用与认知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和镇

静等不良反应,因而增加跌倒风险。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5-HT受体

有较高的阻断作用,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引发锥体外系反应比率较小。

此类药物与可致跌倒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见表lo

表1抗精神病药物致跌倒相关不良反应比较

分类药物类帕金森症迟发性运动障碍体位性低血压镇静诱发癫痫发作

典型氟哌嚏醇++++-H--H-++

舒必利+/+++00/(+)0

非典型氯氮平00-H-+-H--H-

奥氮平0/(+)(+)(+)+/++0

利培酮0/++(+)-H-+0

哇硫平0/(+)?-H-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