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病毒学基础知识第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砖形(痘病毒)弹状(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球形(绝大多数病毒)二、包含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于细胞中形成的一种用光学显微镜即可看到的特殊“斑块”第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病毒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芯髓):为单股或双股RNA(或DNA),导入活细胞后可形成新的完整病毒,并致细胞病变。2、衣壳:包围芯髓的蛋白质称衣壳,为二十面体或螺旋对称。具有抗原性、保护作用、吸附作用。核酸和衣壳统称为核衣壳。3、襄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故对乙醚敏感。有的病毒在襄膜外还有剌突。4、触须:某些无襄膜的病毒所具有。第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病毒的增殖病毒缺乏生物细胞所具有细胞器、新陈代谢必须的酶系统和能量。其增殖,只能靠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生物合成场所(细胞器),在病毒核酸指控下,合成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等成分,然后在宿主细胞内装配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再以特定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感染其它易感细胞,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所需时间称为复制周期。第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毒复制的过程一、吸附首先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发生的非特异性吸附。其次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有选择性和有特殊亲和力的特异性吸附。它是病毒感染具有明显选择性的理论基础。第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穿入①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如牛痘病毒②通过病毒与细胞膜融合后进入细胞,如疱疹病毒③病毒与细胞膜上受体作用进入细胞,如脊髓灰质炎病毒④病毒直接完整进入细胞内,如呼肠孤病毒第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脱壳病毒脱壳包括脱去襄膜和衣壳两个过程①脱襄膜,有的在与细胞膜融合时发生并向胞浆内释放核衣壳如疱疹病毒;有的在吞饮泡内发生如痘病毒。②脱衣壳,发生在吞饮泡内或细胞浆内。第7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生物合成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一般为:DNA病毒(除痘病毒和虹病毒外)在细胞核中复制。RNA病毒(含痘病毒和虹病毒)在细胞质中复制。病毒脱壳后释放核酸,这时在细胞内查不到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子,此期称隐蔽期或黑暗期。第8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装配及释放①无襄膜的DNA病毒如腺病毒,核酸与衣壳在细胞核内装配,细胞溶解后一次释放。②无襄膜的RNA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与衣壳在细胞浆内装配,细胞溶解后一次释放。第9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③有襄膜的DNA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在核内装配为核衣壳。释放方式有三种:一是移至核膜以芽生方式进入胞浆,获得核膜成分作为襄膜。并由此渐渐释放到细胞外;二是通过核膜裂隙进入胞浆,从胞浆膜上获得襄膜,沿核周围与内质网相通的部位从细内逐渐释放。三是复合病毒如牛痘病毒的DNA与蛋白质均在胞浆中合成,形成“未成熟颗粒”经再分化成为成熟颗粒,其中一部分通过细胞表面释放,大部分则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而扩散释。第10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④有襄膜的RNA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核酸与蛋白质在胞浆中装配螺旋状核衣壳,并在感染过程中使病毒特异性Ag成分(如血凝素、神经氨酸)整合于细胞膜上。当病毒以芽生方式通过细胞膜时,获得襄膜,并产生剌突。第1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干扰现象与干扰素一、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活病毒或灭活病毒)作用于宿主细胞后,可导致另一种在免疫学上有关或无关的病毒株不能在其中正常增殖的现象,称病毒的干扰现象。第1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干扰素概念: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它因素如干扰素诱生剂,剌激脊椎动物组织细胞(体外或体内)产生的一种能干扰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质。产生机理:⑴病毒与细胞DNA中干扰素基因的“抑制物”结合,从而消除抑制作用,导致产生特异性mRNA合成干扰素。⑵干扰素被释放以后进入另一个细胞,与细胞“作用因子约束物”结合导致产生干扰素。第1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作用机制: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不象抗病毒那样直接灭活病毒。干扰素对病毒体身没有作用,既不能直接阻止其吸附或穿入,也不能阻断释放,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附着于细胞的核蛋白体上,选择性地抑制病毒mRNA译制为病毒蛋白质,从而影响病毒结构蛋白和酶类的合成,使复制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胆囊癌个案护理查房.ppt
- 高三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ppt
- 胸腔积液的健康教育.ppt
- 脑血管疾病意外的识别及救治.ppt
-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ppt
- 电容_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PPT.ppt
- 鱼我所欲也完美版.ppt
- 蔬菜害虫及其防治新进展.ppt
- 高中英语词类及用法.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