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细菌与病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细菌与病毒》展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和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细菌与病毒的特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对微生物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认识细菌与病毒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了解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学会科学预防疾病。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细菌与病毒的基本结构特点;
②掌握细菌与病毒的生长繁殖方式;
③认识细菌与病毒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①分析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异同,理解其生物学特性;
②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细菌与病毒的繁殖过程;
③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细菌与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学会基本的预防措施。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细菌与病毒》的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细菌和病毒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准备显微镜、培养皿、细菌培养基、病毒模型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营造有利于学生互动和实验操作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菌与病毒》这一章节。大家可能对它们并不陌生,它们无处不在,有些对人类有益,有些却会危害我们的健康。那么,细菌和病毒究竟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学生)老师,我们很好奇细菌和病毒究竟是什么样的?
(老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导入
1.观察与描述
(老师)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浏览本节课的内容,然后尝试用几句话概括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点。
(学生)我看了课本,觉得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微小颗粒。
(老师)很好,概括得很准确。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观察实物来进一步了解细菌和病毒。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显微镜,观察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细菌和病毒样本。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我发现细菌是单细胞的,有的呈球形,有的呈螺旋形;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2.讨论与探究
(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点,那么它们是如何繁殖的呢?
(学生)细菌是通过分裂繁殖,而病毒是依靠感染宿主细胞来繁殖。
(老师)很好,你们说得对。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过程。
3.实验操作
(老师)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实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菌繁殖的速度很快,而病毒则需要感染宿主细胞才能繁殖。
4.分析与总结
(老师)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和病毒的繁殖过程。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细菌和病毒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学生)细菌在自然界中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物质循环;在人类生活中,有的细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病毒可以引起疾病,但也可以作为疫苗预防疾病。
(老师)非常好,你们已经掌握了细菌和病毒的作用。最后,请同学们谈谈如何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
(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勤洗手、戴口罩、注射疫苗等方式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
三、巩固与拓展
1.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菌与病毒》这一章节,了解了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点、繁殖过程以及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健康。
2.课后作业
(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结合课本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细菌和病毒的小论文;
(2)收集关于细菌和病毒的新闻报道,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
四、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细菌与病毒》这一章节,了解了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点、繁殖过程以及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健康。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探索科学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学生)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老师)很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到。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下课!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在学习《细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docx
- 第六单元6.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课堂系列(北京版).docx
-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 《神奇的纸浮雕——纸雕花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鲁科版.docx
- 2.2.2板块运动与地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 12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 青岛版.docx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docx
- 第六课 创意小礼物——活动A定制小礼物(1)(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科版.docx
- 涵养仁义礼智信 争做雨花新少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 《加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docx
- absbatracvsc执行器丰田prius电路图.pdf
- ivy机针对20158写作预测.pdf
- 课件分析案例0502a.pdf
- FM_bucket-elevator_UK斗提机技术参数.pdf
- 堆取料机的安装、操作及维修Construction-Working-and-Maintenance-of-Stackers-and-Reclaimers-for-Bulk-Materials.pdf
- 单元词句梳理section a3a.pptx
- 内容文案服务包sap b1systemvpac.pdf
- 典中点课件秋上册数学冀教版章分式方程除法.pdf
- 风格-动态静态套版.pptx
- 分析网络工作组l fangrfc4111 tx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