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5“三言”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5“三言”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6-

三言

教学目标:1.了解冯梦龙及“三言”;

2.概括节选部分内容,把握主体情节,明确主题;

3.了解“三言”中青楼女子和一般市民成为文学作品对象的状况及其缘由;

4.把握冯梦龙“三言”中对儒雅与情俗的调适及其缘由

教学重点:了解“三言”中青楼女子及一般市民成为文学作品对象的状况及缘由

教学难点:把握冯梦龙“三言”中对儒雅与情俗的调适及缘由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明清两代是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三国演艺》和《水浒传》形成了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两个传统,而《西游记》则开创了神魔小说的题材空间。到了17世纪早期,《金瓶梅》的出现,又供应了另一种小说类型——世情小说。世情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传奇的英雄,幻化的神魔,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人;故事的内容也不再是斗争武功或神魔斗法,而是趋于平凡散漫的日常生活,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到了明代中后期,其中杰出的代表作品就是冯梦龙的“三言”。

二、作家作品

1.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子、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等。苏州府长洲县人。出身名门世家,与兄(梦桂)弟(梦雄)被称为“吴下三冯”,代表作“三言”。

冯梦龙诗集今已不存。但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如《东周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及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而以选编“三言”的影响最大最广。

2.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的编辑与修订,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从名称“喻世”“警世”“醒世”可看出其警醒世人的编订主题。“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者殊名,其义一也。”(《喻世明言序》)

三、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阅读了《玉堂春》选段,请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1)玉姐解救王景隆,激励他读书上进,并赠金助其回家;

(2)玉姐用计逼迫苏淮为己写下赎身文书。

四、文本研读

1.在节选部分内容中,玉姐的计策之所以能够胜利,除了她自身的聪慧才智、亡八和鸨母的贪欲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缘由是什么?

明确:我们会发觉,在节选部分,玉堂春的计策之所以能够胜利,很重要的因素是金哥、王匠夫妇以及街上“众人”即市民的帮助。

2.通过对前情后果的了解,你觉得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确定了玉堂春与王景隆之间的真挚爱情,同时也描写了一般市民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经验、社会心理。

五、拓展延长

1.“三言”中的“她”

这篇小说写的是青楼女子与小官吏的爱情故事。这是“三言”中成就很高,名篇颇多的一类作品。说及青楼,人们的心理好像不自觉地就有一种蔑视、漠视乃至恐惊,以致忽视了青楼在中国古代所蕴含的巨大文化意义的可能。当然,文学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似同实异,我们在这里所提及的青楼女子及青楼文化,本能地美化了真实世界中的真相,多半是经过诗意化的青楼。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可假如细致想一想,那些文学篇章中千姿百媚的佳人,有几个是作者的贤妻,深闺的碧玉?那么,这些青楼女子又是如何从社会群体进入文人视野成为作品主体的呢?

明确:(1)她们受过教化,有修养学识,擅作诗论文,与文人群体有共鸣,并推动文学的传播。

林语堂《妓女与妾》中说是妓女让很多中国人尝到了罗曼蒂克的味道,而妻子们则让丈夫享受比较入世的近乎实际生活的爱情。有时候这种恋爱环境真是扑朔迷离。双方不担当伦理道德的责任,更能发挥出个人的魅力和价值,更加显得浪漫多姿。

同时,青楼女子也在确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传播,比如词等,使得一些文学作品广为流传。

(2)文风渐开,文化成为消费,她们身份地位特别、容貌才艺俱佳,是市民喜闻乐见的题材。

(3)历史上一些名妓,她们魅力多才、钟情刚烈,令人们对这一群体关注更多。如南齐的苏小小(资助鲍仁赴试,后鲍仁中学拜谢却恰逢苏小小去世)、唐朝的薛涛(与元白、刘禹锡、王建、令狐楚、张籍、杜牧等唱和)、北宋的梁红玉(击鼓抗金)等。

“她”的特点:

在“三言”中,有一些描写青楼女子的名篇,除了今日我们读的《玉堂春落难逢夫》,还有《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单符郎全州逢佳偶》《赵春儿重旺曹家庄》等。

(1)她们貌美才高:

赵春儿:“真个花娇月艳,玉润珠明”

邢春娘:“三千粉黛输颜色,十二朱楼让舞歌杨玉嘿然独立,不妄言笑,有良人风度。为这个上,前后官府,莫不爱之重之”

谢玉英:“床司挂一张名琴,壁上悬一幅古画。香风不散,宝炉中常热沉檀;清风逼人,花瓶内频添新水。万卷图书供玩览,一抨棋局佐欢娱”

周月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7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