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液科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科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策略

血液科患者粒细胞缺乏后感染的特点合理的经验性治疗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方案达托霉素—经验性治疗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一线选择目录

非感染性发热〔2-6%〕不明原因发热〔45-50%〕血培养确诊的感染〔25-30%〕临床诊断的感染〔20-25%〕注:数据收集自TexasM.D.AndersonCancerCenter厌氧菌感染〔0-4%〕单一G+菌感染〔45-50%〕多种微生物感染〔25-30%〕单一G-菌感染〔15-20%〕中性粒细胞缺少患者发热的分类粒缺患者发热后的血培养结果KennethV.I.Rolston.ManagementoftheNeutropenicPatientwithFever.Springer,2021.血液科患者感染发热的特点:血培养阳性率低中性粒细胞缺乏后发热的患者,其中血培养能确诊病原菌的约占25-30%,大局部为不明原因发热,而血培养阳性结果中,G+菌至少占45-50%。

112次院内感染血培养阳性率血培养阳性结果的菌种分布其中血培养屡次阳性患儿6例,血培养单次阳性患儿12例。血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16次(57.0%),革兰阴性菌12次(43.0%)。儿童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临床观察,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1;17〔1〕:22-25回忆性研究,纳入43名急性白血病儿童的246次住院史进行分析,治疗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粒细胞减少,共发生院内感染112例,发热患儿的血培养阳性率为25%。血液科患者感染发热的特点:血培养阳性率低

注:结果来自皮肤黏膜、血液和尿液的培养结果,共采集到3624例菌株。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粒缺发热的细菌培养结果变化1.MebisJ,JansensH,etal,InfectDrugResist.2021;3:53-61.2.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血液科患者感染发热的特点:大局部为G+菌所致3624例菌株1中,G+菌占主要局部,约53.2%,值得重视的是,我国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属2引起粒缺患者感染发热呈增加趋势,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在一些血液病中心,MRSA的比例超过90%,甚至到达100%。

中性粒细胞缺乏(OR=6.8;P=0.001)初始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OR=5.9;P<0.01)住院时间≥20d(OR=2.3;P=0.008)年龄>60岁(OR=1.4;P=0.04)留置导管(OR=1.7;P=0.01)糖尿病(OR=1.5;P=0.03)血液科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1.韩冰等.中华医学杂志.2006;10:664-668.2.李佩文等.现代医院.2005;5(11):40-42.粒缺患者的感染特点: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少有局部病灶表现早期确诊难感染容易扩散多为院内感染,耐药率高多重感染常用抗生素疗效差中性粒细胞缺乏是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重要危险因素

NirenbergAetal.OncolNursForum.2006;33(6):1193-201.粒细胞计数越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越高感染比例(%)粒细胞数(mm3)100一项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细胞计数与感染关系的研究结果。101-500501细胞缺乏粒细胞减少粒细胞计数小于100时,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最高

AraokaH,BabaMetal,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21May;29(5):605-8.P=0.004P=0.02粒细胞减少与导管相关性感染均与血液病患者死亡密切相关回忆性研究,从1996年-2021年,共收集53名菌血症患者,其中有血液病者30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者23人。整体死亡率为51%。存在粒细胞减少与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存活率。

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心脏瓣膜/导管/植入物等感染治疗失败的重要机制生物被膜:导管相关性感染不能无视的问题

血液科患者粒细胞缺乏后感染的特点合理的经验性治疗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方案达托霉素—经验性治疗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一线选择目录

体格检查:-左侧手臂PICC置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肛周截石位3点方向见2*2cm肿块,触之有波动感,外表见脓性分泌物,色白,发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0.2×109/L中性粒细胞15%影像学检查-胸片: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渗出。患者,男,32岁,“确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月,PICC置管后发热2天〞入院

问题能否确认此感染是何种革兰阳性菌?是否抓住了抗感染的时机?粒缺状态下如何选择抗生素?疑心导管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