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十四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四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

【考纲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原表述为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北约

和华约的建立);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

现;(增加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

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夯实基础】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了解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了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

制,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

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的“冷战”的战略轨道,即马歇尔计划。这是“冷战”政

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了解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北约: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

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约。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

战”的程度。这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

华约: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7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

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局

面的正式形成。

了解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德国分裂: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

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朝鲜的分裂: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1948

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为了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被

美国发现,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军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谈判,苏联

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是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合并

而成);1973年-1986年,欧共体经历三次扩大;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

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

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

年,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

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正式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

运动的行动纲领;

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

文档评论(0)

火龙果的春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