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发布
本标准代替GB8273—2008《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本标准与GB8273—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前言
GB1886.28—2016
Ⅰ
GB1886.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为原料经发酵、酯化、转化、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D-2,3,5,6-四羟基-2-己烯酸-γ-内酯钠盐
2.2分子式
C6H7NaO6·H2O
2.3结构式
2.4相对分子质量
216.1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微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并嗅其味
状态
结晶颗粒或粉末
气味
无臭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D-异抗坏血酸钠(C6H7NaO6·H2O)含量,w/%≥
98.0
附录A中A.3
比旋光度[α]
+95.50~+98.00
附录A中A.4
pH
5.5~8.0
附录A中A.5
干燥失重,w/%
≤
0.25
GB5009.3减压干燥法
总砷(以As计)/(mg/kg)
≤
3.0
GB5009.11
铅(Pb)/(mg/kg)
≤
5.0
GB5009.12
草酸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6
D
25
GB1886.28—2016
表2理化指标
2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试剂和材料
A.2.1.1盐酸溶液:3.65g/L
A.2.1.2氢氧化钠溶液:4g/L。
A.2.2分析步骤
A.2.2.1称取1g试样溶于50mL水中,此溶液在25℃能慢慢地还原碱性酒石酸铜试剂,加热时反应加速。
A.2.2.2称取1g试样溶于50mL水中,取2mL用盐酸溶液酸化,加入几滴亚硝基氰铁化钠试剂,再加1mL氢氧化钠溶液,短暂的蓝颜色立即产生。
A.2.2.3取铂丝,用盐酸溶液湿润后,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A.3D-异抗坏血酸钠(C6H7NaO6·H2O)含量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2分析步骤
称取约300mg干燥后的试样,精确至0.0001g,加100mL水(新煮沸后冷却)和25mL硫酸溶液,使其溶解,立即用0.1mol/L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呈蓝色,30s内不褪色为止,记下碘标准滴定溶液消耗的毫升数。
A.3.3结果计算
D-异抗坏血酸钠(C6H7NaO6·H2O)的质量分数w1,按式(A.1)计算:
硫酸溶液:1+9。
碘标准滴定溶液:c(I2)=0.1mol/L。
淀粉指示液:10g/L。
A.3.1.1
A.3.1.2A.3.1.3
GB1886.28—2016
3
V—滴定消耗0.1mol/L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81—1mL0.1mol/L碘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10.81mgC6H7O6Na·H2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