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2课 课时1 古代水路交通的变迁与对海洋的探索-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pptx

第12课 课时1 古代水路交通的变迁与对海洋的探索-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时1古代水路交通的变迁与对海洋的探索

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素养解读1.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生产力的发展对交通建设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了解中国古代的重大交通工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了解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交通进步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目录01.从天然到人工——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02.从区域到环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

01从天然到人工——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学习聚焦】古代的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任务一运输物品最初依靠人力或畜力,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阅读教材第一目第1-2段,完成下列要求。基础落实(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2)古代人工道路铺设的典型代表①秦: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②汉: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贯通,连接亚欧北非。③唐: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④元:构成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⑤罗马:环绕地中海,连接各行省,“条条大路通罗马”。

0102040503春秋时期,已有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方。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17世纪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06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系统,是其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任务二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教材第一目第3段,梳理古代运河发展的历程,完成下图。基础落实

概念阐释驰道、直道、五尺道、驿道驰道从首都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地方的交通干线直道从咸阳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五尺道秦朝在西南地区修筑的道路,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一带,仅能容下一辆马车通过,故名“五尺道”驿道古时通行传车、驿马的大道,沿途设置驿站。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

中国古代交通的主要特点思维点拨

合作探究材料一视角东西方陆路交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陆路交通建设对巩固统一的作用提示(1)作用:主要道路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政令通达);北方的直道和驰道直抵边境,利于抵御匈奴的进攻(有利于军队调遣);南方的五尺道抵达滇、驰道抵达南海郡,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和岭南的控制(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合作探究材料二罗马帝国道路建设示意图合作探究视角东西方陆路交通(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帝国道路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罗马帝国道路建设的因素。提示(2)特点:数量多,遍及帝国境内各区域;注重联通边疆;重要城市成为交通枢纽。因素:生产力和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军事防御;国家治理的需要等。

深化拓展罗马帝国与秦帝国交通的不同点及共同作用维度罗马帝国秦帝国交通体系以地中海海运为主、以陆路运输为辅的交通体系以陆路运输为主,辅之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特点呈现出开放的特征呈现出闭合的特征,驰道的修建也是框架式的共同作用①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②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

02从区域到环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学习聚焦】航海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让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全球航路得以建立。

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任务一中国古代对海洋进行探索的史实。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规模历史上罕见。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探究基础落实

基础落实任务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交通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教材第二目第2-3段,完成下列连线。

思维点拨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1)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经济重心南移。(2)政府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3)北方少数民族侵扰,陆上丝绸之路中断。(4)宋朝造船工艺和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