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消化系统常见疾病PPT教学课件.pptx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消化系统常见疾病PPT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口炎的识别与预防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如病变仅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分别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

口炎的介绍

口炎多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也可由局部理化因素刺激引起,以细菌感染性口炎最为常见。

口炎的病因

概述

病因

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可诱发口炎。

免疫力下降

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分泌唾液较少,口腔黏膜干燥,因此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局部感染。

口腔黏膜薄嫩

鹅口疮

鹅口疮症状

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片,不易拭去。

黏膜损伤

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出血。患儿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

全身症状

鹅口疮可引起低热、拒食、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黏膜覆盖

黏膜损伤最常见于颊黏膜,其次是舌、齿龈、上腭,重者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

疱疹性口炎症状

疱疹破溃

患儿的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为1~2周,此时患儿基本痊愈。

体温恢复正常

患儿疼痛剧烈,可出现拒食、流涎、烦躁,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患儿疼痛拒食

疱疹常见于颊黏膜、齿龈、舌和口唇,有时可波及上腭及咽部。

疱疹常见部位

患儿起病时有发热,体温达38~40℃,口腔黏膜上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

直径约为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疱疹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的特征是开始时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浅溃疡。

溃疡性口炎特征

其上有纤维素性炎性分泌物形成的假膜,呈灰白色或黄色,边界清楚,易拭去。

颌下淋巴结肿大,医生可根据症状判断病情发展,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假膜覆盖溃疡面

溃疡性口炎表现为局部疼痛、烦躁、拒食、流涎、哭闹,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

疼痛拒食

01

02

04

03

淋巴结肿大

保持口腔清洁

治疗口炎的关键是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

局部涂药

局部涂药是治疗口炎的重要手段,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涂药方式,以促进溃疡愈合和减轻疼痛。

对症处理

对症处理是治疗口炎的辅助措施,包括止痛、消炎、促进愈合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加速恢复。

补充水分和营养

在治疗口炎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身体代谢和免疫功能。

全身抗感染治疗

对于严重口炎患者,需要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以消除体内的炎症和感染,促进病情恢复。

治疗要点

01

02

03

04

05

照护者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溶液为患儿清洁口腔后涂药。

清洁口腔与涂药

对鹅口疮患儿,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可涂抹制霉菌素和鱼肝油混悬溶液。

鹅口疮的清洁与涂药

对疱疹性口炎患儿,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口腔,局部可涂碘苷(疱疹净)抑制病毒。

疱疹性口炎的清洁与涂药

口腔护理

01

02

03

溃疡性口炎的清洁与涂药

对溃疡性口炎患儿,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清洁口腔,溃疡面可涂5%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等。

鼓励患儿多喝水与漱口

照护者应鼓励患儿多喝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

保持口腔湿润与清洁

清洗口腔以每日2~4次,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动作应轻、快、准,以免引起呕吐。

清除流出物与保持皮肤干燥

对流涎者,照护者应及时清除其口腔流出物,保持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口腔护理

涂药前吸干黏膜表面:为确保局部用药效果,涂药前可将无菌纱布或干棉球放在颊黏膜腮腺管口处或舌系带两侧,以隔断唾液。

01

用干棉球吸干黏膜表面:用干棉球将病变部黏膜表面吸干后涂药,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然后取出隔离唾液的纱布或棉球。

02

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对鹅口疮患儿,局部可涂抹制霉菌素和鱼肝油混悬溶液,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

03

疱疹净抑制病毒:对疱疹性口炎患儿,局部可涂碘苷(疱疹净)抑制病毒,也可喷西瓜霜、锡类散、冰硼散等。

04

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溃疡性口炎溃疡面可涂5%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等,以促进溃疡愈合和减轻疼痛。

05

正确涂药

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照护者应为患儿提供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摄入酸辣或粗硬的刺激性食物。

涂抹利多卡因缓解疼痛

对口腔疼痛影响进食者,可按医嘱在就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以缓解疼痛和促进进食。

饮食护理

监测体温变化

照护者应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

对于发热的患儿,照护者应松开其衣服,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散热和排泄。

药物降温

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时,照护者应给予适当的药物降温,以快速降低体温。

发热的护理

养成卫生习惯

婴幼儿阶段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