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用大学语文》教案 (第二章)立志敬业.pdf

《实用大学语文》教案 (第二章)立志敬业.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课题立志敬业

课时5课时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与代表作品

2.熟悉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增加文化积累

3.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能把握作者的观点与写作逻辑,提炼文章主旨及分析其写作特点

素质目标:

1.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使命感

2.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

基本流程

1.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观看视频《3分钟了解历史名人司马迁》

教师总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一直影响着中国士人的生死观,伯夷

叔齐为气节不食周粟而死,屈原为理想节操投汨罗江而死,项羽兵败不渡乌江自刎而死,

文天祥忠心报国誓不降元慷慨赴死...这些讳大的人物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诠释着“士可杀,

不可辱”的古训。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也是一位饱读圣贤书的伟人,但是他在遭受奇耻大

辱后却没有选择死,而是选择坚强地活下来,用不屈的灵魂谱写了一曲千古绝唱一一《史

记》。他,就是司马迁。

2.新课讲授

报任安书

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南)人,是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

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了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品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

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

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

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

(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

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

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

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

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

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

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

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课堂互动】学生通读课文,理解中心思想,并给课文分段。教师总结。

明确:课文可以分为四段。第1、2自然段为第一段;

【课堂提问】“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挑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明确: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

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是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课堂互动】阅读第二段,找出作者对于生死的看法。

明确: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侮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三层。

第1层:从“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指出自己位卑

人轻,死无人惜。

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

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作者认为

“择死”对于自己无价值,所以“择生”。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

到了极辱。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

杀。

第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文采不表于后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11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