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 老王教学教案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伛偻、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等字词。

了解杨绛及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情节。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材料,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积累“伛偻、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等字词。

了解杨绛及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情节。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材料,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以及品析关键语句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以及品析关键语句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与温暖。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与温暖。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情感。

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情感。

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圈点批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多媒体展示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的图片,如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难,但依然努力地活着。他们虽然平凡,却也有着自己的尊严和情感。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杨绛的笔触,去认识一位这样的人——老王。

介绍作者杨绛: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她的丈夫是著名学者钱钟书,代表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多媒体展示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的图片,如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难,但依然努力地活着。他们虽然平凡,却也有着自己的尊严和情感。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杨绛的笔触,去认识一位这样的人——老王。

介绍作者杨绛: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她的丈夫是著名学者钱钟书,代表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并解释:

伛偻(yǔlǚ):弯腰曲背。

惶恐(huángkǒng):惊慌害怕。

荒僻(huāngpì):荒凉偏僻。

塌败(tābài):塌陷破败。

取缔(q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骷髅(kū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滞笨(zhìbèn):呆滞笨拙。

愧怍(kuìzuò):惭愧。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老王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些事情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情节,明确文章结构: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围绕老王写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部分(第1-4段):介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和居住条件,突出他的“苦”。

第二部分(第5-22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表现老王的“善”。具体包括: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我”送香油和鸡蛋。

第三部分(第23段):写老王去世后,“我”对老王的愧疚和反思。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并解释:

伛偻(yǔlǚ):弯腰曲背。

惶恐(huángkǒng):惊慌害怕。

荒僻(huāngpì):荒凉偏僻。

塌败(tābài):塌陷破败。

取缔(q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骷髅(kū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滞笨(zhìbèn):呆滞笨拙。

愧怍(kuìzuò):惭愧。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老王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些事情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情节,明确文章结构:

文章以“我”与老

文档评论(0)

182****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