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理解诗歌中的字词含义,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理解诗歌中的字词含义,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
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
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字词含义、内容和主旨,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诵读法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字词含义、内容和主旨,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
讲授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诗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它们或描绘自然美景,或抒发思乡之情,或表达壮志豪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首古代诗歌,去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二)《观沧海》(15分钟)
作者及背景介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统一了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朗读诗歌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最后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字词解释
重点解释“临”“碣石”“澹澹”“竦峙”“萧瑟”“洪波”等字词的含义。
诗歌赏析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大海的波澜壮阔和山岛的高耸挺立,展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了岛上的树木和百草,以及秋风中的海浪,动静结合,表现了大海的生机与活力。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运用想象,将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纳入大海的怀抱,表现了大海的广阔和包容,也体现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宏伟抱负。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乐府诗的套语,与诗歌的内容无关。
背诵诗歌
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诗歌。教师可以通过填空、接龙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作者及背景介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统一了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作者及背景介绍
朗读诗歌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最后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朗读诗歌
字词解释
重点解释“临”“碣石”“澹澹”“竦峙”“萧瑟”“洪波”等字词的含义。
字词解释
诗歌赏析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大海的波澜壮阔和山岛的高耸挺立,展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了岛上的树木和百草,以及秋风中的海浪,动静结合,表现了大海的生机与活力。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 雨说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雨的四季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安塞腰鼓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孙权劝学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教学教案设计.docx
- 2025版0号柴油居间业务委托合同履行细则.docx
- 2025消防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docx
- 2025版9A条款离婚协议,子女抚养费及财产分割及监护权明确约定-@-3.docx
- 高中生物教育创新实践与学生的生物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3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
-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与冷却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实录5 川教版.docx
- 初中体育虚拟实验教学中的运动技能训练与比赛战术模拟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教育中土家族咚咚喹教学策略对学生音乐感知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证明方法探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PPT课件.ppt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7000字.doc VIP
- 2023年4月河南省考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教学课件 Unit 1 Writing Foundation.pptx VIP
- AI+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pptx VIP
- 口腔颌面部解剖(淋巴).ppt
- 9A文孟洪涛谈威科夫交易法.pdf
- GBZT201.2-2011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pdf
- 详细解读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