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肌肉注射操作要点.docx

临床肌肉注射操作要点.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肉注射操作

肌肉注射操作

CONTENTS

01肌肉注射概述

02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03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04操作流程详解

第一部分》

肌肉注射概述

概述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

Ventroglutealsite

—Rectusfemorissite

Vastus

lateralissite

适用人群

·药物不能口服者

·不宜或不能用静脉注射

·需迅速达到治疗效果时采用肌肉注射

第二部分》》》

皮下注射注意事项

常见注射药物

水剂油剂粉剂

水剂

汪射用代星青四索

维生素B:注射液

抽吸药液手法

自安瓿内(小)自安瓿瓶内抽吸药液

自安瓿内(小)

以左手示、中指夹住安瓿体部,右手持注射器,准群插入安瓿液面以下,左手拇指及环指固定注射器前端,右手抽动注射器活塞柄,抽吸药液。

抽吸药液手法

自密封瓶内抽取药液

·药瓶内如为水解,先将注射器内抽吸所需药液的等量空气将注射器针头经消毒过的瓶塞刺入瓶内将空气推入瓶内,以增加瓶内压力左手拇指、环指固定针筒,示指、中指固定瓶体,使瓶口向下倾斜或将瓶倒置,右手抽活塞吸取所需药液。

·药瓶内如为粉剂,先抽吸所需的溶剂注入,摇匀,使其全部溶解后,抽吸药液。

肌肉注射常用部位

肌肉注射常用部位

上臂三角肌區一

·臀大肌:42%·

·臀大肌:42%

·上臂三角肌:25%

·臀中肌、臀小肌:23%

·股外侧肌:10%

股外侧肌區-

确定注射部位-臀大肌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滑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外上方1/4处为注射部位

·连线法:从骼前上棘到尾骨连线外1/3处为注射部位

确定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

上臂外侧,自肩峰下三横指下三角肌处

Deltoidmuscle

Deltoidmuscleofthearm

healthllne

上臂三角肌

确定注射部位

食指和中指指尖分别放置于骼前上棘和骼嵴下缘处,注射区为食指与中指之间构成的内角

注射部位髂前上棘髂嵴-

注射部位髂前上棘

髂嵴-

股骨大转子

臀小肌臀中肌

确定注射部位

注射区为大腿中段外侧,成人一般为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上10cm处,宽约7.5cm的范围

股外侧肌

股外侧肌

Injectionsite

股外侧肌(外侧中格)

股外侧肌

(外侧中格)

(外侧中格)

新生儿确定注射部位

新生儿股外侧肌中区肌肉较厚,无主要血管神经通过,易暴露,可供注射范围大,是新生儿理想的肌注部位,选择大腿外侧中1/3处最合适

肌肉(cm)

皮下组织(cm)

臀大肌(外上区)

1.4±0.3

0.76±0.23

股外侧肌(中区)

1.29±0.18

0.54±1.079

小腿三头肌

0.84±0.13

0.456±0.008

三角肌

0.43±0.12

0.166±0.091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区别

种类

部位

目的

消毒方式

进针角度

操作后处理

皮内注射ID

少量药液表皮与真皮之间

各种药物试敏实验

乙醇

5

不需按压针眼

皮下注射H

少量药液皮下组织

不宜口服给药、预防接种

碘伏

30-40

需棉签按压

肌内注射IM

药液灌注肌肉组织内

不宜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

碘伏

垂直90

需棉签按压

Dcnogld

Dc

nogld

注意事项

1.要选择合适的臀部注射部位,应避开瘢痕、硬结或压痛处。偏内侧易伤神经、血管,偏外侧易刺到骼骨,形成断针

2.注射针头刺入后若有血液回流,应立即将针头拔出,重新更换针头和注射部位

3.遇两种以上药液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注射青霉素药液时,应现用现配,以减少变态反应。稠厚油类药物,需加温融化后再抽药

4.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连接处脱落;若发生针梗脱落,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迅速用止血钳夹住断端并取出,如全部埋入肌肉内,即请外科医师行手术取出

5.需长期肌内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避免或减少硬结发生。若注射后引起疼痛或硬结,可用热敷、理疗及外敷如意金黄散等

第三部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一、皮下硬结

皮下硬结

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并发症,常发生于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局部皮肤发红,凸起,接触时患者有疼痛感,在同一部位再次注射时,患者疼痛明显,并且推药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局部化脓及坏死

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