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慷慨、废墟、坍塌、呼啸、滚烫、张扬、溜达、琢磨、微薄、酬劳、硬朗、水渠、流淌、光秃秃、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等字词。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慷慨、废墟、坍塌、呼啸、滚烫、张扬、溜达、琢磨、微薄、酬劳、硬朗、水渠、流淌、光秃秃、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等字词。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默读、精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文中细致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体会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通过默读、精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文中细致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体会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牧羊人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对牧羊人精神的赞美之情。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对牧羊人精神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难点
理解牧羊人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引导学生从牧羊人的事迹中获得启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理解牧羊人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引导学生从牧羊人的事迹中获得启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荒芜沙漠和绿洲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是什么让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神奇的老人,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持,将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他就是植树的牧羊人。
展示一些荒芜沙漠和绿洲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是什么让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神奇的老人,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持,将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他就是植树的牧羊人。
(二)新课讲授
1.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作者让·乔诺及其作品风格。教师补充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强调作者创作本文的意图是通过讲述牧羊人的故事,表达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强调。
慷慨(kāngkǎi):大方,不吝啬。
废墟(fèixū):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坍塌(tāntā):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呼啸(hūxiào):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滚烫(gǔntàng):非常热。
张扬(zhāngyáng):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
溜达(liūda):散步,闲走。
琢磨(zhuómó):思索,考虑。
微薄(wēibó):微小单薄;数量少。
酬劳(chóuláo):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硬朗(yìnglǎng):(老人)身体健壮。
水渠(shuǐqú):人工开凿的水道。
流淌(liútǎng):液体流动。
光秃秃(guāngtūtū):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不毛之地(bùmáozhīdì):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刨根问底(páogēnwèndǐ):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chénmòguǎyán):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植树的牧羊人”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我”三次见到牧羊人的情形。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是在1913年,“我”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遇到了牧羊人,他正一个人在种橡树;第二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景象有了很大的变化,树木已经长大了;第三次是在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牧羊人,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②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总领全文,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引出下文对牧羊人的叙述。
第二部分(第3—12段):写“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的情景,描述了荒原的破败景象和牧羊人的生活与植树工作。
第三部分(第13—20段):写“我”第二、三次见到牧羊人的情景,以及荒原在牧羊人的努力下变成了绿洲。
3.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牧羊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并思考这些描写体现了牧羊人的哪些性格特点。
(2)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 雨说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雨的四季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教案设计.docx
-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安塞腰鼓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孙权劝学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教案设计.docx
- 4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学教案设计.docx
- 人教版(2025)必修 第二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基础知识自测题(含答案).docx
- 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25)选择性必修1微项目探秘索尔微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课件(共2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红楼梦》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件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共1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高中历史(统编版)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5张PPT)高二历史课件(共选择性必修1)(含音频+视频).pptx
- 高二电子出版社《数据库应用基础(SQLServer2008)》项目三校园网管理系统数据库以及数据表的创建课件(共19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红楼梦》阅读课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考点汇总 课件(共5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中考数学复习--第24讲 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docx
-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二第一学期第15章15.1 多面体的概念课件(共2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最近下载
-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PPT课件.ppt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7000字.doc VIP
- 2023年4月河南省考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教学课件 Unit 1 Writing Foundation.pptx VIP
- AI+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pptx VIP
- 口腔颌面部解剖(淋巴).ppt
- 9A文孟洪涛谈威科夫交易法.pdf
- GBZT201.2-2011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pdf
- 详细解读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