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第六章 物质结构基础-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物质结构基础

7.计算说明在pH=4.0时,下列反应能否自动进行。(除

H+其他物质均在标准条件下。)

2-+--3+

(1)Cr2O7(aq)+H(aq)+Br(Br)→Br2(l)+Cr(aq)+H2O(l)

2-+-3+

正极Cr2O7(aq)+14H(aq)+6e→2Cr(aq)+7H2O(l)

--

负极2Br(aq)→Br2(l)+2e

-2-3++

(-)Pt(s)|Br2(l)|Br(aq)‖Cr2O7(aq),Cr(aq),H(aq)|Pt(s)(+)

3

c(Cr)2

[O]

O230.05916Vc

EE(CrO/Cr)lg0.679V

276c(CrO2)c(H)

27[]14

cOcO

O

EE(Br2/Br)1.066V,反应不能自发向右进行。

ө

13.求AgCl的Ksp

电池反应AgCl(s)=Ag+(aq)+Cl-(aq)

正极AgCl(s)+e-→Ag(s)+Cl-(aq)

负极Ag(s)→Ag+(aq)+e-

(-)Ag(s)|Ag+(aq)‖Cl-(aq)|AgCl(s)|Ag(s)(+)

өө

已知E+=0.2223V,E-=0.7996V

өөө

E=E+-E-=0.2223-0.7996=-0.5773V

标准状态下电池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O

OzE1(0.5773)

lgKKO1.721010

sp0.059160.05916sp

6.1.4核外电子的排布

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在氢原子和类氢离子中,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电子只受核的吸引。在多电子原子(核外有2个和2

个以上电子的原子)中,电子不仅受核的吸引,电

子与电子间还存在着相互排斥作用。由于电子不停

地运动,电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也随时都在发生改

变,所以至今对多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还无法准

确求解,大多采用一些近似的方法来处理。

采用中心力场近似法,并引进有效核电

荷的概念,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的一些

结论就可用于多电子原子。

屏蔽效应(shieldingeffect)

e-2-σ

+2e-e-

He假想He

将其它电子对某电子i的排斥作用归结为对核电

荷的抵消或屏蔽,这种作用就称为屏蔽效应。

实际施加到电子i上的核电荷称为有效核电荷,

用Z*表示,满足下式Z:*=Z-,称为屏蔽常数。

屏蔽作用与起屏蔽作用的电子的多少及

这些电子所处的轨道有关,也同该电子本身

所在的轨道有关。一般,内层电子对外层电

子的屏蔽作用较大,同层电子屏蔽作用较小,

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几乎没有屏蔽作用。

用类似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的方法解

多电子原子薛定谔方程,得

Ψi(r,,)Rn,l(r)Yl,m(,)



Yl,m(,)与类氢离子的角度部分完全相

同,角度分布图也完全相同。

Rn,l(r)与类氢离子的径向部分不完全相同。

在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电子云的角度

部分,不影响以后的讨论。

在多电子原子中,第i个电子的能量满足下式:

2.181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