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4页
一朝步入话剧,一日梦回千年——观《寻迹·东坡》有感
-与会领导致辞-
开封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赵瑾院长代表开封大学来河南大学文学院观摩指导。赵瑾院长首先对自己38年前作为河南大学文学院学生的身份表示激动,并对母校在38年间坚守文化、身体力行的精神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她对《寻迹·东坡》话剧的表演和制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剧本扎实,史料丰富且真实,展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剧作起承转合逻辑清晰,情节点设置得当,学生们充满激情的表演以及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表演形式相结合的创新尝试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赵院长希望这部话剧能走出校园和书斋,走向社会和人民,响应开封市“打造文旅强市”的战略号召,为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最后,她也指出了剧本在文化细节上还有提升空间,并对剧作未来的成功推广表示了期待。
开封市教育体育局李楠主任在观看话剧后深受触动,情感难以自禁,两次潸然泪下。她高度赞扬了学生们的卓越演出,认为他们的表演真挚而富有感染力,将角色的情感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对于剧本的编写,李楠主任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不仅在文学层面上达到了一流水准,而且巧妙地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生动再现了苏轼波澜壮阔的一生,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这位文学巨匠的传奇经历。
李主任还强调了这部话剧对教育的启示意义,她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历史认知以及情感共鸣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她热情鼓励中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借鉴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将课本中的知识与话剧中的精彩元素有机融合,创造出更多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课堂体验。
开封市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宋喜信老师表示,年轻学子能在小舞台上演绎出中华民族千古人物苏轼的一生,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建议在剧本中增加一些内容,如朝云事迹、苏轼在苏州杭州的经历,以及与朋友交往的场景,来丰富观众对苏轼及其社会贡献的了解。同时建议在结尾部分做出调整,不过分渲染王安石事件,而是巧妙地通过其他内容来点明苏轼虽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内核。最后,他再次表达了对此次演出的赞扬,以及对未来与主创团队合作的期待,并希望借此活动能激发新的教学灵感和创作思路。
-与会教师采访-
采访问题一:看完这个话剧后,老师们有何感想?对话剧有何建议?
王老师表示,苏轼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生命力令她感动。此外,王老师建议剧作可以增加苏轼生活中的幽默片段,使角色更加立体、更加贴近人心。同时,王老师提出,演员在朗诵时应更加注重语调和情感的投入,以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境。王老师的发言不仅涉及对演员和技术层面的建议,也体现了对苏轼精神世界的深刻共鸣。
焦老师用三“真”总结了她对此剧的看法。首先,话剧从编剧到配音演出,将一些与苏东坡相关的诗词、历史事件等呈现出来,这是第一“真”。其次,从创作初期的认真准备到今天演绎的圆满成功,再现了河南大学文学院求真求实的精神,这是第二“真”。最后,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舞台表现以及独具特色的旁白配音等手段,将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这是第三“真”。最后,焦老师也谈到剧作可以增加苏轼的政绩事件,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苏轼。
采访问题二: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相比,话剧表演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哪些具体的帮助呢?
程老师表示,这部话剧的成功演出为她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提供了灵感。中小学生往往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多元化的娱乐选择,这使得他们对传统名著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程老师提出,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本剧表演的方式来促进名著阅读,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刻理解与回应。
具体而言,课本剧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发展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还能通过舞台布景、服装设计、道具准备等手段,加深学生对作品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从而使他们在享受表演乐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原著的浓厚兴趣。
更重要的是,课本剧将语文诗词与历史背景紧密结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学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信息检索和整理能力,还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从而有效提高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深入剖析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采访问题三:老师您在学校教学中是否开展过课本剧?您是怎样指导学生的?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境?
尹老师谈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适合排成话剧的篇目,比如《晏子使楚》、《将相和》、《小英雄雨来》等等。学生们通过表演,能巩固所学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