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七)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根据文化遗存堆积情况,将距今6300—4800年的湖北枣阳市雕龙碑文化遗址分为三期。如表是相关的考古发现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第一期
一座房屋建筑基址,由两个椭圆形浅坑相连构成半地穴式套间房屋,两居室面积分别为2.9×1和2×1.25平方米
第二期
房屋皆为地面建筑,有方形单间、长方形单间和双间,面积为十多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不等
第三期
房屋建筑基址皆为长方形地面建筑,由东北向西南,排列有序,房屋有单间、双间和多间等,后两种较多见,面积多大于第一、二期,出现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型多间式建筑
A.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 B.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C.早期国家雏形已出现 D.房屋建筑技术日益成熟
【答案】A
【解析】雕龙碑遗址三期房屋建筑从半地穴式小套间发展为排列有序、面积更大的多间地面建筑,反映出社群规模扩大或社会分工细化,第三期出现大型多间建筑,可能用于集体活动或不同功能分区,暗示社会组织层级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体现社会结构复杂化,A项正确;建筑规模扩大和类型增多并不直接等同于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且材料未涉及饮食、工具等生活质量的指标,排除B项;早期国家雏形需具备政权、等级制度和公共权力等特征,而材料仅反映居住建筑变化,缺乏国家要素的直接证据,排除C项;从半地穴到地面建筑体现技术进步,但第三期建筑布局和结构更强调社会功能而非单纯技术提升,排除D项。故选A项。
2.据古文献记载,“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齐国稷下荟萃了一大批精通礼仪的博士诸生,秦灭齐后将这一制度移植于秦,“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这些可用于说明,秦朝建立初期()
A.百家争鸣的盛况得以持续 B.统治者对文化统一的重视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改变 D.齐国制度文化得到了推广
【答案】B
【解析】材料提到战国时齐国设置博士之官,秦灭齐后移植这一制度,且秦朝博士“掌通古今”。秦统一六国后,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统治,文化统一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设置博士掌管古今知识,有助于对思想文化进行管理和整合,体现出统治者对文化统一的重视,B项正确;秦朝建立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如“焚书坑儒”,百家争鸣的盛况在秦朝并未持续,排除A项;秦朝建立初期,主流价值观念依旧是法家思想为主导,材料未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改变,排除C项;秦朝移植齐国博士制度,并非单纯推广齐国制度文化,而是从自身统治需求出发,利用这一制度服务于文化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3.辽阳汉魏壁画墓群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比敦煌壁画早300年。如图是辽阳汉魏墓壁画群的代表作《凤凰楼阁百戏图》。图中楼阁重檐三层,楼下广场上是一场乐舞杂技演出,楼的二层隐约坐着一位女性,其左侧有两位穿灰衣的小吏。该壁画演出人员动作示意图()
A.说明儒学影响力涵盖了全国 B.反映了民族交融进程
C.体现了绘画技术的突飞猛进 D.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壁画《凤凰楼阁百戏图》中的人物姿态生动,展现了汉魏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具有艺术鉴赏价值;同时其内容丰富,为研究当时东北地区人们的生活提供珍贵的资料,具有历史价值,D项正确;《凤凰楼阁百戏图》只能反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情况,不能断定儒学影响力涵盖了全国,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人物的民族成分,无法说明民族交融,排除B项;材料呈现的仅是当时的一幅壁画,没有与之前的绘画作对比,无法得出绘画技术突飞猛进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4.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熙宁六年(1073年),市例钱(商业附加税之一)“止京东及成都两路岁收已一百万缗,即吏禄不患少可知”,并规定吏禄“以熙宁四年后坊场税钱拨还,不足则以市易、市例等钱补之”。宋代这一做法()
A.加重了城市商人的赋税负担 B.有助于维护国家机构运转
C.保证了城市经济的正常运行 D.规范了城市商人经营行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市例钱(商业附加税)岁收一百万缗,吏禄不患少”“以坊场税钱、市易、市例等钱补之”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通过征收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山东省名校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平度市部分学生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三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四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四)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大同附属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陕青宁晋四省区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5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青桐鸣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商丘市商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docx
- 河南省新乡市、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