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化大家木心曾提醒过他的学生,如果有机会游历欧洲,一定要做个异国文化的体验者,而不要只做简单的风景观光者。难得有闲,我在如火的七月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欧洲之旅。短短12天时间游历了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士四个国家,促急之态可用“跑马观花”形容。尽管如此,作为房地产行业十多年的从业者,仍谨记木心先生教诲,不忘去观察那里的城市建筑和居住环境。浮光掠影之后,难言感悟深刻,现以“图说”形式分享。
一隅观罗马——看城市规划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又岂能一天观完看透?短短一天行程,我必须承认自己所见不过是罗马一隅,但内心震撼巨大。以竞技场为首的古罗马中心建筑,经历近两千年的栉风沐雨,昔日雄伟磅礴的气势依稀可见,高耸的残垣断壁在晴空烈日下向观者展示着曾经的霸气辉煌。据称罗马竞技场的规划设计至今依然是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的参考范本,与其同期的万神殿等宏伟建筑得到完好保留,仍在供人们使用并参观,今人入内,对其奇异设计及精美工艺仍叹为观止。
欧洲人的历史文化被他们的后代较为完整地继承和发扬,除音乐、文学、绘画、雕塑之外,建筑是最直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以罗马为代表的“以人为万物尺度”的城市规划理念沿承至今。漫步罗马的街头巷尾,文化的印记浓烈逼人。街区一般由带有故事性雕塑的或大或小的广场发散出去,由四、六、八条不等的道路分割出井然序列。发散出去的街道一般既不宽阔也不深长,年代稍微久远的道路铺着小块青石板,多呈鱼鳞状,被人经年踩踏过后泛着幽幽青光,低调质朴却又优雅神秘。路边的建筑不高,置身其间的人们会感觉到尺度宜人。楼上阳台花影摇曳,楼下小店咖啡香浓,人们或闲坐享受,或信步徜徉,偶有车辆通行,受街道限制,它们大多体型迷你,缓速礼让。楼宇几百年站在那里,石板几百年躺在那里,人和车是偶尔的过客,犯不着匆忙,就这样与周遭浑然一体,体会着人性化、世俗化的幸福。漫步城市之中,你会想象着这个城市既有厚重的历史又有蓬勃的生命,犹如一棵参天大树,年轮以古城邦为中心,一圈圈发散开去。老城区如此,新城区亦然,从世界上最小国家梵蒂冈的博物馆窗户望出去,可以看见,这个城市的一般建筑基本高不过那些有着圆形穹顶的宫殿、古堡和教堂。再一次感慨,号称“以人为万物尺度”的城市设计者和建造者,其实,他们最知道什么是应该敬畏和尊崇的。
高龄房屋——看建筑质量
西欧之行所参观的城市里,古建筑比比皆是,它们大多“古”而不“老”,依然在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未见得有多高的身价。参观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老城时,导游指给我们看一幢幢古旧建筑,并着重介绍有代表性建筑,比如某处是米开朗琪罗旧居,某处又是梅地奇家族宫殿。有人问到一幢较有特色的楼宇时,导游轻描淡写:“这幢楼没有什么名气,从建筑风格上看属于年轻一族,也就一百来年而已,应该算作孙辈吧。”听了“而已”二字,不知何故,我有受伤的感觉。想起我们的城市建筑,上百年的已经是年逾古稀,要么被当作文物来敬仰保护,要么行将面临“拆迁下课”了,二三十年的短命楼房不计其数,甚至有的开发商所关心的建筑质量多则几十年,少则三五年,他们最在意的是如何顺利度过质保期,如何迅速实现成交封盘。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建设过程粗制滥造,此类工程不在少数,这是多么大的城市败笔,多么高的资源浪费,有多少人为此负责?又有多少人为此痛惜?“建百年精品”倒成为责任企业的高尚口号了。对他们该褒奖还是该汗颜?对比起来,我们与西方的差异,有国情的实际,有人口的悬殊,有技术工艺的差距,但这些不成为关键。关键在于责任,在于观念,在于德行,在于信念。
小镇牧歌——居住的理想
西欧之行,所到之处虽好,我却大多保持着“梁园非吾乡”的理智心态。这种心态在奥地利克拉根福的小镇被打破了。去到那里,心中产生强烈的念头:人生一世,能够在这里生活,必是上天赐福!
仅仅停留一宿,我们却领略到了它的美好。小镇位于一片丘陵地带,方园不过三五公里,纵横不过几条街道,两座高耸的教堂是小镇居民的精神堡垒,数百幢房屋围绕着教堂和街道次第分布,疏密有度,自然有序。远处青山清晰可见,眼前花草馥郁芬芳,镇上学校、超市、商场、医院、青少年活动场地等现代生活所需无一缺失。傍晚流连在小镇里,我们遇见两场小型露天演出,一场为流行音乐弹唱,一场为古典乐队演奏,演者专业认真,听者热情有礼。正值周末,酒吧茶肆很晚打烊,亲朋好友尽兴而归。次日大早,游走到新去处,小镇居民多在沉睡,醒来的是花草、鸟雀和极少数的人。一个青年身背吉它独行,装扮前卫够酷,却和迎面遇见的两个中年大妈热情攀谈许久,给原本就很美好的画面又增添了几分和谐幸福的人气。那一刻,我不由想:一个是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物质丰裕,文化高雅;另一个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行色匆匆,摩肩接踵,压力山大,到底哪一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城市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