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盈电子深度报告:智能座舱传感器乘风而起,电子皮肤迈向星辰大海.docx

日盈电子深度报告:智能座舱传感器乘风而起,电子皮肤迈向星辰大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TOC\o1-2\h\z\u公司简介 5

发展历程 5

股权结构 6

财务分析 8

围绕汽车电子化与智能化趋势,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9

公司形成以“感知-传输-控制-执行”为核心的系列产品 10

深耕智能化,智能驾驶洗涤系统+智能座舱传感器双轮驱动 11

深耕汽车洗涤二十载,进军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洗涤新赛道 11

大力拓展智能座舱域相关产品,传感器底层技术复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12

人形机器人时代:公司积极布局电子皮肤 14

电子皮肤: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外衣” 14

公司积极投入以电子皮肤为代表的新产品开发 16

盈利预测与估值 17

盈利预测 17

估值与投资建议 18

风险提示 1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表目录

图1: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公司业务持续升级 6

图2: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是蓉珠、陆鹏,股权结构清晰(截至2025Q1) 6

图3: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8

图4: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44% 8

图5:公司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8

图6:研发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司持续提升自研能力 9

图7:期间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9

图8: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10

图9:2024年智能家居传感器毛利率为42.4%,盈利能力较强 10

图10: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产品升级,逐步形成以“感知-传输-控制-执行”为核心的系列产品 11

图11:风窗洗涤系统 11

图12:大灯洗涤系统 11

图13:2022-2030年(预测)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 12

图14:霍尔效应示意图 13

图15:电子皮肤分类 14

图16:公司电子皮肤布局时间线 17

表1: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人数精简,团队管理人员经验丰富 7

表2:各类传感器优劣势 14

表3:电子皮肤创业公司汇总 15

表4:公司收入预测 17

表5:可比公司估值情况(可比公司为wind一致预期) 18

表附录:三大报表预测值 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营汽车、摩托车、滑板车等出行工具所用“感知”、“传输”、“控制”类零部件和系统总成。公司总部设在江苏省常州市,拥有江苏常州、广东江门、吉林长春三大基地,五个生产工厂,总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员工

总数1100余人。公司于2017年6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286。自成立以来,日盈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从建设“数字日盈”到打造“智慧日盈”,全面助力出行工具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化进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为智能出行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动能。

创立与初期积累阶段(1998-2005年):日盈电子成立于1998年,初期以摩托车线束生产为主营业务,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线束供应商之

一。2000年,容宇公司成立,公司转型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2005年开始研发大众挡风玻璃清洗喷嘴、奔驰精密注塑件和丰田洗涤系统等产品,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阶段(2006-2016年):2005年与一汽-大众合作后,进入整车零部件供应体系,逐步从结构件向电子化产品延伸,开发雨量传感器、阳光光线传感器、麦格纳车用线束和通用挡风玻璃清洗喷嘴等。公司建成常州、江门、长春三大生产基地,覆

盖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北工业区,产品线扩展至洗涤系统、精密注塑、汽车电子及车用线束四大领域。

战略转型与行业引领阶段(2017年-至今):2017年6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286),募资用于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2018年开发大众PM2.5传感器,2019年控

股惠昌电子,参股EMS,业务版图扩展至欧洲市场,并与奥迪、大众、比亚迪等头部车企深化合作。2020年开发PM2.5二代产品,公司围绕智能座舱,逐步形成了以“感知—传输

—控制—执行”为核心的产品链,涵盖传感器、高速线束、控制器等关键组件。公司在传感器领域的技术积累获得了市场认可,尤其是在激光雷达清洗等无人驾驶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其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2年实现空气管理系统研发成功、FAKRA线束能力认可、激光利达清洗系统量产。2024年2月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积极推进5G智能网联驾驶辅助系统的实施工作。2025年初完成泰矽微的参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