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试题库.docx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环境地质学:是争论“人类—地质环境”系统的发生和进展、调整和掌握、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2、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全部外界自然因素的总和。

3、原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一环境,其最根本的要素组成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浅部表层,是人类社会消灭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着的空间和物质环境。现在一般是指未经人类活动影响,仍保持自然状态,围绕于我们四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4、次生自然环境:又称其次环境,是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冲击、影响而转变了原来面貌的自然环境。

5、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听从整体演化规律的根本因素

6、环境背景〔本底〕值:原生值.是环境不受或未受污染影响的“纯自然”状况下,各环境要素的化学元素正常含量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7、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变质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8、地质环境的容量:一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工程进展的最大潜能。

9、自净作用:环境自身能逐步去除肯定数量的污染物,到达自

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环境的自净作用

10、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一般是指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进展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进展。

11、环境效应:是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及人为环境效应,一般所称的环境效应多数是指人为环境效应

12、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消灭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进展的现象,概括为环境问题。目前所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利用环境不当和人类社会进展中与环境不协调所致。

13、原生环境问题: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由自然界原来的环境给人类造成的,如很多自然灾难,是大自然活动的必定结果;又如疾病的流行或某些地方病的发生等。

14、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康的影响问题。

15、社会环境问题:是由于社会构造本身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如人口增长、城市膨胀、科技和教育的构造不合理,以及经济进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构造和社会生活问题。

16、降尘:指自然沉降到地面的灰尘。降尘来源广泛,包括工业烟尘、建筑灰尘、自然风沙杨尘等。

17、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等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

水。

18、软流圈:上地幔中上部50——100千米,震波速度明显降低,因此分出一个低速层或称软流圈

19、岩石圈:上地幔上部0——50米并连同上部的地壳统称为岩石圈

20、背景值灭亡:地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一些物种灭亡,这叫背景值灭亡

21、类群绝灭:在有一些地质时期,很多门类种属的生物近乎同时灭亡,称大规模绝灭或类群绝灭

22、可持续进展:是能动的调控自然——经济——社会符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量的条件下,促进经济进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

23、地质环境: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生存进展活动为中心的,四周肯定范围内的客观地质实体

24、环境地质:应用地质数据和原理,解决人类占有或活动造成的问题的地质争论与评价。

25、可更资源:又称可再生资源,是指通过自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可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资源

26、不行更资源是经人类利用后,在短期内不行能更、马上恢复利用的资源

污染物:也称污染质,指能引起环境污染的各种物质

27、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

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响所形成的污染物。

28、环境污染:人类的各种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因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进展的现象。

29、致癌作用:环境中的很多污染物如农药、亚硝胺、工厂产生的“三废”及放射性污染物,都能导致人体发生病变产生癌症。

30、致畸作用:由于母体受到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或是环境中缺少或过于富集某些微量元素,致使胎儿精神系统发育不良,身体器官或机能残缺。这种作用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一些地方病,如大骨节病等都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31、致突变作用:环境中某些因素〔如放射性射线〕在肯定条件下引起机体遗物质产生突然的、根本的变异,这种突变造成遗传物质复制错乱,有时引起形态和构造、功能转变,导致遗传缺陷和疾病。

32、需氧污染物又称耗氧污染物。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两种。有机物主要是可以进展生物分解的自然有机物〔如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本质素等〕。无机物主要是复原性物质

〔如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和氨等〕。由于它们在生物氧化或化学氧化过程中消耗氧气,故称需氧污染物。排人水体中的需氧污染物过多,将造成水体中溶解氧

〔DO)缺乏,危害鱼类及其他水生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