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一、古今字(一)定義古今字是歷史上先後產生的、表示某種同一讀音和意義的形體不同的字。先產生的叫古字,後來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對的概念,周為古則漢為今,漢為古則晉宋為今。例:(1)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左傳·隱西元年》)——大,後來寫作“太”。(2)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傳·僖公四年》)——共,後來寫作“供”,供給。(3)秦伯說,與鄭人盟。(《左傳·僖公三十年》)——說,後來寫作“悅”,高興。(4)責畢收,以何市而反?(《戰國策·齊策四》)——責,後來寫作“債”;反,後來寫作“返”,返回。(二)古今字產生的原因1.詞義引申以後,同一個字形表示的義項眾多,為區別詞義而另造新字,分擔原字的部分意義。2.由於字形的假借,假借義與本義共用一字,為使假借義與本義能區分開來而另造新字,承擔本義或假借義。這些後起的新字和原字就構成古今字的關係。古字表示的意義多,今字只是表示古字的部分意義。字形上,多數古字與今字形體中有相同成分。(三)今字產生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多數今字在古字基礎上加形符而成。如:奉—俸、捧采—彩賈—價辟—避、僻、譬、闢、嬖2.部分今字是更換古字的形符而成。如:說—悅赴—訃被—披3.少數今字是在古字基礎上加聲符或將古字略加改造而成。如:食—飼大—太閒—間4.個別今字完全改換了形體。如:伯—霸二、異體字(一)定義兩個或幾個形體不同而讀音、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異體字。例:(1)佗邑唯命。(《左傳·隱西元年》)——佗,同“他”。(2)券徧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戰國策·齊策四》)——徧,同“遍”。(3)韓厥俛定其右。(《左傳·成公二年》)——俛,同“俯”。(二)異體字產生的原因1.不同地域的人可能把同一個字寫成不同的形體,造成異體字。六國古文就是戰國時通行於不同地域的異體字。2.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可能使用不同的形體來表示相同的讀音和意義,也會形成異體字。另外,漢字在自身的演變過程中也會產生異體字。(三)異體字形體上的分歧有幾種情況1.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分別。如:嶽嶽、涙淚、。2.意符的不同。如:詠詠、覩睹、嘆歎、暖煖、遍徧、歌謌。3.聲符的不同。如:蚓螾、綫線、蹤踨、筍筍、餽饋。4.意符聲符都不同。如:訴愬、村邨。5.同為形聲字,偏旁位置不同。如:鵝鵞慚慙、峰峯、和咊、秋秌。對於異體字,有幾點應當注意:第一,有些字古代常通用,讀音也相同,但意義不完全相同,不應看作是異體字。如:維、唯、惟,作語氣詞常通用,但“維”的本義是繩索,《淮南子·天文》:“天柱折,地維絕。”這個意義不能寫作“唯”、“惟”。“惟”的本義是思索。“唯”的是應答聲。它們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是不同的三個字。再如:“遊”和“遊”。“遊”的本義是關於行走的,“遊”的本義是關於水的。關於行走的都可寫作“遊”,但關於水的卻不能用“遊”。第二,有些字只是偶爾通用,不能認為是異體字。如“蚤”和“早”,兩個字意義完全不同,只是讀音相同或相近,臨時借用,屬於古音通假。第三,不能把異體字和古今字混為一談。異體字的顯著特點是音義完全相同,而古今字表示的意義一般有多少之別。同一組異體字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替代,而今字卻並非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替代古字。三、通假字(一)定義古代漢語書面語言中,某個字本有專字,可古人書寫時沒有使用這個專字而是借用了一個與它音同或音近的字,這種現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來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稱為借字。例:(1)莊公寤生,驚薑氏。(《左傳·隱西元年》)寤,本義是睡醒;通“牾”,逆,倒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