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赠秀才入军_其十四》古诗全文赏析.docVIP

嵇康《赠秀才入军_其十四》古诗全文赏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古诗全文赏析

一、古诗原文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二、古诗译文

在长满兰草的野地里让士卒休息,在华山喂饱战马。在平坦的草地上用弹弓打猎,在长河里钓鱼。眼睛追随着归去的鸿雁,手指在五弦琴上挥动。一举一动都悠然自得,内心畅游在深奥玄妙的境界中。赞赏那钓鱼的老人,钓到鱼后就忘了捕鱼的竹器。楚国郢都的匠人死去了,还有谁能一起尽情倾吐心声呢?

三、古诗注释

1.息徒:使士卒休息。兰圃:有兰草的野地。

2.秣(mò)马:喂马。华山:山名,非西岳华山,其具体所指待考,一说为山的美称。

3.流磻(bō):用石弹打鸟。磻,同“缯”,石制的箭头。平皋(gāo):平坦的沼泽地。

4.垂纶(lú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5.五弦:五弦琴。

6.俯仰:一举一动。

7.游心:遨游心灵。太玄:一种深奥玄妙的境界,代表道家的道。

8.嘉:赞赏。钓叟:钓鱼的老人。

9.得鱼忘筌(quán):《庄子·外物》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意思是捕鱼工具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了工具。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10.郢(yǐng)人:出自《庄子·徐无鬼》,楚国郢都有个人在鼻尖上涂了一点白粉,让匠石用斧子砍削,匠石运斧成风,准确地削去了白粉而没伤到鼻子。后来郢人死去,匠石便不再表演。这里借郢人喻指友人。

四、作者介绍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他的作品风格清峻,代表作有《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养生论》等。嵇康自幼聪明,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其精于音乐,善弹《广陵散》。其为人刚直不阿,蔑视权贵,后因得罪钟会,为司马昭所害,年仅四十岁。

五、创作背景

《赠秀才入军》共十八首,是嵇康为送其兄嵇喜入司马氏军幕而作。嵇喜为嵇康之兄,本有济世之志,后来出仕,这与嵇康崇尚自然、厌弃官场的思想相左。此诗大约作于嵇喜应征入军时,诗中既表达了对兄长投身军旅的复杂情感,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精神追求。

六、全文赏析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在兰草繁茂的园圃中让士卒休息,在华山上喂马,在平坦的水边用弹弓射猎,在长河中垂钓。这一系列场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远离尘嚣的氛围,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千古名句,将视觉与动作巧妙结合,通过目送飞鸿远去,手指挥动弹奏五弦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超凡脱俗、从容淡定的人物形象,将人物的悠然神态和高雅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境界,诗人在举手投足间都能体会到一种自在与满足,心灵畅游在道家深邃的玄理之中,传达出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引用典故,赞赏钓鱼老人钓到鱼后便忘了工具,意在表达一种不执着于外物,追求内在精神实质的思想。

最后“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借用郢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怅惘和知音难觅的感慨,使全诗在悠然自得的氛围中又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超脱的精神境界,又流露出对友人的复杂情感。

七、艺术特色

1.意境营造高超:诗中通过兰圃、华山、平皋、长川等自然意象,构建出一幅宏大而又宁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空灵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2.动作描写精妙:“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仅八个字,就将人物的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动静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

3.用典自然贴切:多处运用典故,如“得鱼忘筌”“郢人逝矣”,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4.情感表达含蓄:诗歌情感没有直白宣泄,而是在悠然的场景描写和典故运用中委婉流露,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友人离去的惆怅,情感细腻而深沉。

八、内容主旨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多重主旨。一方面,它展现了诗人嵇康所追求的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诗中描绘的闲适生活场景和人物的高雅举动,体现了他对自然、对道家玄理的崇尚,追求一种不受世俗束缚的精神自由。另一方面,此诗是赠别之作,蕴含着对兄长嵇喜投身军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兄长的牵挂,也有因志向不同而产生的一丝遗憾,同时还有知音难觅的感慨,通过“郢人逝矣,谁与尽

文档评论(0)

小小梦想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小助手,资料用不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