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保健手册填写相关知识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早期:从怀孕开始至孕12周内。检查主要内容有:身高、体重、血压、全身体检、化验检查、心电图孕中期:孕13周开始至孕27周末。检查主要内容:体重、血压、化验检查、子宫大小、胎位、胎心、B超,特殊检查:妊娠糖尿病筛查(孕24周以后)、唐氏综合症筛查(孕16-20周)孕晚期:孕28周至分娩。检查主要内容:体重、血压、化验检查、胎位、胎心率等。特殊检查:骨盆测量、胎心监护、B超。
宫高正常值表1妊娠周数手测宫高尺测宫高2满12周耻骨联合上??2—3横指3满16周脐耻之间4满20周脐下一横指??18(15.3—21.4)厘米5满24周脐上二横指??24(22—25.1)厘米6满28周脐上三横指??26(22.4—29)厘米7满32周脐剑之间??29(25.3—32.0)厘米8满36周剑突下二横指??32(29.8—34.5)厘米9满40周剑脐之间??33厘米10
STEP5STEP4STEP3STEP2STEP1通过测量宫底高度,如发现与妊娠周数不符,过大过小都要寻找原因。如做B超等特殊检查,有无双胎、畸形、死胎、羊水过多、过少等问题。胎心: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可以听到。正常每分钟120-160次胎动:孕18-20周出现,正常每小时3-5次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孕妇正常血压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
孕期体重:怀孕早期就是怀孕的前三个月,标准的体重增加为2公斤左右,怀孕中期也就是怀孕3-6个月以及怀孕晚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公斤左右,整个孕期标准的体重增加为12公斤左右。如果整个孕期增加孕妇的体重增加20公斤以上或孕妇体重超过80公斤,都是过于肥胖。01预产期:妊娠期一般为280天左右,也就是9个月零1周。计算预产期的公式:未次月经第一天的月份+9(或-3),日期+7。例如:未次月经是1999年2月14日,预产期计算:2月+9月=11月14日+7日=21日,预产期为1999年11月21日02
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23~26cm.髂脊间径:体位同上,测量两髂脊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脊后联线中点下1~1.5cm处。出口横径:或称坐骨结节间径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抱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正常值8.5~9.5cm.耻骨弓角度: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的角度,正常值为90o,小于80o为异常。123456
体重新生儿体重男3.3±0.4kg女3.2±0.4kg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出生后7—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满月时新生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7kg,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第一年内婴儿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9个月体重的增加,即12月龄时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10kg),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儿科五版教材体重计算公式小于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婴儿体重=6kg+月龄×0.25(kg)2岁~青春期前=年龄×2+8(kg):儿科七版教材体重计算公式1岁10kg1—12岁年龄×2+8(kg)
身高出生时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cm,1岁时约75cm,前3个月身长增长11—12cm,后9个月增长12—13cm,第二年增长较慢约10—12cm左右,即2岁时约87cm,2岁以后年平均增长6cm—7cm,2岁~12岁身高计算公式=年龄×7+75cm01体重身高的评价主要来源于生长发育监测图02
头围出生时头围约32-34厘米,第一年前3个月头围增长(6cm)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6cm),到1岁时头围一般46厘米,生后第二年头围增长减慢,约为2cm,2岁时48厘米,2—15头围仅增加6—7cm,15岁时可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头围的测量2岁以内最有价值。头围可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头围过小见于大脑发育不全及头小畸形。而头围过大则见于脑积水。前囟出生时前囟大约为1.5cm×1.5cm,或者为2cm×2cm,随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