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营养科糖尿病饮食管理医学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翻看着最新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蓝皮书》,数据触目惊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突破12.8%,其中85%以上是2型糖尿病。更让我揪心的是,门诊里常能遇到这样的患者:刚确诊时信心满满要控糖,却在3个月后复查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7.2%升到8.5%;或者老年患者攥着皱巴巴的“降糖食谱”问:“大夫,我每顿只吃半碗饭,怎么血糖还是高?”这些场景让我深刻意识到: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在“综合”,而“综合”的根基在“饮食”。
作为营养科医生,我们常说“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第一处方”。但这张“处方”不是简单的“少吃主食”或“拒绝甜食”,它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型、活动量、并发症情况甚至饮食偏好,像量体裁衣一样制定方案。今天的查房,我们就通过一个典型病例,一起梳理糖尿病饮食管理的全流程,从评估到干预,从急性事件应对到长期教育,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我门诊最近跟进的一位患者——张阿姨,62岁,退休教师。她是今年2月来就诊的,主诉是“发现血糖升高3年,近1月空腹血糖波动在8-10mmol/L”。
现病史:3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8mmol/L,未重视;1年前因“口干、多饮、体重下降5kg”就诊,诊断2型糖尿病,开始口服二甲双胍0.5gtid,血糖控制达标(空腹5-7mmol/L,餐后2小时<10mmol/L)。近1月因儿子出差,独自照顾孙子,饮食不规律,常吃剩饭菜,自述“有时中午随便啃个馒头就对付了”,空腹血糖逐渐升至8-10mmol/L,餐后2小时最高14mmol/L,遂来复诊。
病例介绍既往史:高血压5年,规律服用氨氯地平5mgqd,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否认冠心病、肾病病史。
个人史:身高158cm,体重72kg(BMI28.8kg/m2),腹围92cm(>85cm,中心性肥胖);日常活动以家务为主,每周约3次小区散步,每次20分钟;饮食偏好:爱吃面条、包子,口味偏咸,不爱吃绿叶菜,每天喝1袋纯牛奶,偶尔吃水果(以苹果为主,每次半个)。
辅助检查:本次就诊空腹血糖9.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5mmol/L;HbA1c7.8%(目标值<7.0%);血脂:总胆固醇5.8mmol/L(↑),甘油三酯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尿糖(+),尿酮体(-);眼底检查未见明显病变;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病例介绍这个病例的特点很典型:有明确的饮食不规律诱因,体重超标(尤其是腹型肥胖),合并血脂异常,血糖控制从达标到失控的过程清晰。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护理角度切入,分析她的问题。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拿到张阿姨的资料后,我和护士站的李老师一起做了系统评估,内容涵盖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
生理评估1.代谢指标:当前血糖(空腹、餐后)、HbA1c均未达标;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HDL)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风险;BMI28.8属肥胖,腹围超标提示内脏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可能加重。
2.营养摄入:通过24小时饮食回顾法(连续记录3天)发现:每日主食约400g(以精制米、面为主),蔬菜摄入不足200g(多为根茎类,如土豆、山药),优质蛋白(鱼、蛋、奶)摄入约50g(不足推荐量75-100g),盐摄入约8g(超推荐量5g),油脂摄入未刻意控制(常吃剩菜导致隐形脂肪)。
3.并发症风险:目前无明确慢性并发症(眼底、神经、肾脏),但长期血糖、血脂控制不佳可能进展;需警惕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患者未规律监测,存在漏服药物风险)。
心理评估和张阿姨沟通时,她反复说:“我知道要控糖,可一个人带孩子实在没精力做饭。”语气里有自责,也有无奈。进一步询问发现,她对“饮食管理”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少吃主食就能控糖”,所以常减少主食量但未调整总热量,导致饥饿时偷吃零食(如饼干、坚果);对“食物交换份”“升糖指数(GI)”等概念完全陌生;因血糖波动产生焦虑,担心“发展成尿毒症”。
社会支持张阿姨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儿媳加班多,家庭支持主要靠自己;经济条件中等,能接受购买新鲜食材,但对“特殊糖尿病食品”(如无糖饼干)有抵触,认为“贵且没必要”;社区有免费健康讲座,但她因照顾孙子从未参加过。
这部分评估让我们明确:张阿姨的血糖失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