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首诗词+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试题精选.docxVIP

85首诗词+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试题精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信:pengbo1227A彭波语文工作室部编教材七年级上

微信:pengbo1227A

彭波语文工作室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

03《次北固山下》复习专项

编辑整理|老彭

阅读提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里”,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03次北固山下①

唐|王湾

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③,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④,江春入旧年⑤。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⑥。

【课本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②[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③[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④[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⑤[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⑥[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译】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一.文学常识

1.王湾,唐代诗人,现存诗10首。

2.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永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首诗是诗人旅途思乡之作,当时诗人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陶醉在北固山壮美秀丽的景色中,不由得生起思乡之情。

㈡基础赏析

《次北固山下》知识梳理

原文

诗文赏析及翻译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内容理解

开头点题。写“客路”“行舟”暗含旅客奔波之意,将诗人漂泊羁旅之愁流露在字里行间。

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译文

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水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画面描绘

湖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炼字角度

“阔”字既写出了春潮涌动、江面开阔之景,又从侧面突出行船的平稳。

修辞角度

运用对偶,“阔”是“潮平”的结果,“悬”是“风正”带来的。

生动地描绘了行船顺江而下,恢弘阔大的江面景象。

译文

潮水上涨,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变得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画面描绘

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的春天已悄然而至。

修辞角度

拟人。生动地描写了暮冬初春江上景物的变化,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抒发情感

在描写物、节令之中,蕴含着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光阴飞逝的感慨,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译文

红日从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旧年未尽,已是春天。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内容理解

用典。借用“雁足传书”的典故,含蓄抒发了作者的乡愁、乡思。

结构

结构上,“乡书”“归雁”紧扣首联“客路”一词,使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译文

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诗歌主旨】

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思维导图】

【写作特色】

寓情于景

颈联,时序匆匆交替,这怎能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诗中的“生”“入”用拟人手法。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的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重点知识精练】

1.理解性默写

⑴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传神地表现出来。

⑵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答案】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课后题)朗读《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设计优秀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教案,课件,试卷的制作和写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