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5版.docxVIP

中医内科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5版.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5版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泌尿系统结石的中医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等内容。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泌尿系统结石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术语和定义

泌尿系统结石是指发生于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内的结石病,属于中医“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其主要症状包括腰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

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

-症状:腰腹部疼痛是泌尿系统结石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钝痛、胀痛或绞痛,常突然发作,疼痛可向下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放射。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此外,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

-体征:患侧肾区可有叩击痛,输尿管走行部位可有压痛。膀胱结石可通过直肠指诊触及结石。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红细胞,合并感染时可见白细胞。尿细菌培养可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肾功能情况。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泌尿系统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发现肾、输尿管、膀胱内的结石,并能了解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肾积水的程度。X线平片可显示大部分含钙结石,但对尿酸结石等阴性结石不显影。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进一步了解泌尿系统的形态和功能,明确结石的位置和梗阻情况。CT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更为准确,能发现X线平片和超声检查不易发现的小结石。

证候诊断

下焦湿热证

-腰部或下腹部疼痛,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有血尿,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气滞血瘀证

-腰腹部胀痛或刺痛,疼痛固定不移,或可触及肿块,小便涩滞不畅,或有血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肾气亏虚证

-腰部酸痛,膝软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小便频数,或有排尿不畅,尿中有时夹有砂石,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肾阴不足证

-腰部隐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小便短赤,或有血尿,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泌尿系统结石的不同证候,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理气活血、化瘀排石、补肾益气、通淋排石、滋阴补肾、通淋排石等治疗方法。同时,应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

下焦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大黄、山栀子、甘草梢。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理气止痛;血尿明显者,可加小蓟、白茅根、藕节以凉血止血;伴有发热者,可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

-中成药:排石颗粒、金钱草颗粒等。

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排石。

-推荐方药: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金铃子、延胡索、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王不留行、牛膝。若疼痛剧烈者,可加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以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力;血尿明显者,可加三七粉、蒲黄、五灵脂以化瘀止血。

-中成药: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

肾气亏虚证

-治法:补肾益气,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若结石日久不移动者,可加穿山甲、皂角刺、王不留行以通络排石;伴有血尿者,可加仙鹤草、阿胶、三七粉以止血。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

肾阴不足证

-治法:滋阴补肾,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女贞子、旱莲草。若结石较小,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以通淋排石;血尿明显者,可加地榆、槐花、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体针:主穴取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三阴交等。下焦湿热证配阴陵泉、行间;气滞血瘀证配血海、膈俞;肾气亏虚证配命门、气海;肾阴不足证配太溪、照海。根据不同证候,采用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手法。

-耳针:取肾、膀胱、输尿管、交感、皮质下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天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以耳部稍有胀痛感为度。

推拿治疗

可在肾区、输尿管走行部位进行轻柔的按摩,以促进结石的移动和排出。但对于结石较大、梗阻严重或有明显肾积水的患者,应慎用推拿治疗。

中药灌肠

对于一些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可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大黄、芒硝、金钱草、海金沙等,将药物浓煎至100-200ml,保留灌肠30-60分钟,每日1-2次。

西医治疗参考

对于结石较小(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无明显梗阻和感染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多饮水、多运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