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2025H2投资策略—AI是投资主线,云端看替代,终端看增量(PPT).pdfVIP

半导体行业2025H2投资策略—AI是投资主线,云端看替代,终端看增量(PP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导体行业2025H2投资策略

AI是投资主线,云端看替代,终端看增量

中信证券研究部

电子组

2025年8月22日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投资主线梳理

核心观点: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我们认为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

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

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云端看替代:先进制程是国产算力根基,配套存储/设备有望上行。

➢算力芯片:是云端算力自主可控的直接受益环节,国产算力厂商在客户端放量节奏有望加快。

➢先进制程:国内可用先进制程是算力的根基,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先进制程稀缺供应商其产业地位得到历史性加强,我们看好中芯国际先进制程顺利扩产并带动公司整体盈利

显著改善(重点布局先进制程的台积电25H1毛利率58%,而公司当前毛利率不到25%);

➢先进存储作为算力配套,其国产化进程也有望加快:HBM方面,我们预计占DRAM产值的比例2025年有望超30%,目前海外大厂垄断,国产厂商正逐步突破;企业级SSD方

面,根据IDC,2023年中国企业级SSD国产率约35%,多维动能驱动国产化加速;

➢先进制程/存储的更底层要看国产设备的全方位突围,我们看好2026年是先进制程/存储扩产大年,重点关注卡脖子(低国产化率)环节,如光刻设备、高端薄膜设备、高深宽

比刻蚀设备、量检测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

◼终端看增量:应用加速落地带来可观增量需求,重点关注端侧AI的主控/存储/传感器三大硬件升级方向。

➢主控升级(关注眼镜SoC):模型部署对主芯片提出更高要求(如集成NPU),带来价值量提升,此外新品类放量或会带来增量需求。我们认为对国产SOC厂商来说当前最

值得重视的是眼镜场景,AI眼镜2024年全球出货量200-300万副,2025年800万副,2026年有望达2000万副+,长期看想象空间巨大;

➢存储升级(关注3DDRAM):3DDRAM有望成为推理端重要解决方案,我们预计在AIoT、AI手机等场景率先落地,在此背景下国内存储厂商有望通过定制化方案加速切入

中高端存储市场;

➢传感器升级(关注车规CIS):高阶智驾趋势拉动CIS量价齐升(我们预计2025年车载摄像头需求量达1.3-1.4亿颗,同比成长近60%),且本土厂商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业整合,资本助力:1)并购整合是半导体产业另一重要趋势,国内各细分赛道已陆续进入整合阶段;2)IPO受理提速+AToH上市潮,半导体融资环境改善。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2025H2中国半导体产业趋势最值得关注仍然是AI,此外并购整合加速、融资环境改善是另外两个值得重视的趋势。具体来看,海外AI产业持续超预期,

与此同时国产基座大模型持续迭代、与海外大模型差距呈螺旋式收窄趋势,并拉动国内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半导体产业在新一轮AI浪潮下的受益程度显著提升,我们从中梳

理出两大主线,其中1)云端看国产替代,重点推荐中芯国际A/H、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京仪装备、芯源微、精智达、德明利、芯原股份、澜起科技;2)终端看下

游增量,重点推荐恒玄科技、兆易创新、豪威集团、思特威。此外,泛工业复苏方向建议关注华虹半导体和模拟芯片板块龙头厂商。

◼风险因素:下游创新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际产业环境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产业并购整合进展低于预期等。

2

CONTENTS

目录

1.周期位置:整体保持上行趋势,AI相关持续强劲

2.趋势一:AI是最大驱动力,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3.趋势二:并购潮开启,各细分领

文档评论(0)

186****34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