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异物管控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生产企业异物管控措施

食品生产企业异物管控措施可以从人员、设备、原料、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人员管理

1、更衣与着装规范

进入车间前,员工需将私人物品(如手机、钥匙、食品等)存放在更衣室,禁止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进入车间。

工作服应为拉链式、无外口袋、松紧袖口设计,避免纽扣、装饰品脱落。新工作服需去除线头,穿戴前检查是否有破损。

进车间前需通过黏毛筒、风淋设施去除头发、灰尘等异物,生产过程中禁止脱掉工作服或露出便服。

2、个人卫生管理

员工需勤剪指甲、洗手,避免指甲缝隙的污垢混入产品。

手部有伤口时需佩戴创可贴,破损手套应及时更换并上报排查。

禁止在车间内饮食、吸烟、吐痰,避免毛发、线头等异物掉入产品。

3、强化培训与考核

新员工入职需通过异物防控专项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每月开展异物风险演练,强化“发现即上报”意识。

二、设备与工器具管理

1、设备维护与清洁

生产前检查设备卫生,包括传送带、垫片、密封圈等部件,确保无结垢、异物残留。

设备维修需在班后进行,维修后对周围环境进行清洁,防止焊渣、螺丝等异物混入产品。

灯管、玻璃等易碎品需安装防护罩,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破损部件。

2、工器具管理

禁止使用竹木、玻璃、钢丝刷等易产生异物的工具,优先选用食品级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工器具使用前后需检查是否有毛刺、焊点、损坏或螺丝松动,老化、损坏的工具禁止使用。

车间标识、文件需做好防护,禁止使用回形针、大头针等固定,防止掉落产生异物。

三、原料与包装管理

1、供应商管理

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对多次出现异物问题的供应商终止合作;

验收环节精细化筛查,检查食材是否有虫子、草籽、骨头碎片等异物,预包装食品检查包装完整性。

2、原料验收与处理

原料进入车间前需脱掉外包装,检查包装是否破损,开封时避免产生碎屑。

对颗粒类、粉末类原料进行过筛操作,去除杂质。

原料称量、使用时需检查是否含有异物,落地产品需及时清理,避免混入下道工序。

3、包装材料控制

包装物进厂需检验强度、有无破损、污染等,合格后入库。

内包装物(如塑料袋、玻璃瓶等)需在缓冲间脱去外包装,进行消毒后进入车间。

包装时,纸箱与产品及包装案面需分开,防止纸屑混入成品。

四、流程与制度管理

1、制定标准作业程序(SOP)

加工环节明确食材处理四步骤(挑选→清洗→切配→加工),记录操作人员和时间;

出餐环节执行“双检制度”,外卖打包环节规定“打包三查”。

2、异物检测与处理

明确异物发现后的处理流程,立即隔离涉事食材/菜品,追溯来源并销毁涉事物品;

投诉处理标准化,1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出具调查结果。

五、环境卫生管理

1、清洁与消毒

每日对车间地面、墙面、天花板、管道等进行清洁消毒,防止卫生死角滋生虫害。

定期检查车间虫鼠害设备(如风幕机、灭蝇灯、挡鼠板等),确保正常运行。

车间垃圾桶需远离食品,及时清理废弃物,避免异味和异物混入。

2、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加工用水的水质,确保无杂质、微生物超标等问题。

3、虫害防控

人员、货物进出通道设置防鼠板,后厨及就餐区安装粘捕式灭蝇灯;

仓库地面铺防鼠垫,货架采用不锈钢材质,冰箱、冰柜每周彻底清洁。

六、异物检测与追溯

1、检测设备应用

使用金属探测仪、X光机等设备检测产品中的金属、玻璃、塑料等异物。

对成品进行目视检查,确保无明显异物。

2、追溯与召回

建立食品追溯系统,记录每批次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信息,便于出现问题时快速召回和调查。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