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调理保健服务机构(按摩店)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全套附表.pdfVIP

2026《调理保健服务机构(按摩店)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全套附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理保健服务机构(按摩店)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调理保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事故隐患,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

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

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

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

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调理保健业务及相关

管理活动的部门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

员工,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人员。

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

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生产

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报告内容

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本机构员工未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或《保健调理师》

114

第页,共页

等国家职业资格即上岗,直接引发传染病或技术失误伤害。

2.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导致顾客烫伤。

3.服务人员未执行“服务前禁忌症询问+血压脉搏监测”制

度,对高血压≥160/100mmHg、皮肤破损、妊娠期女性仍实施拔

罐、刮痧、强力度推拿,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或流产。

4.艾灸师在明火艾灸过程中擅自离岗,未落实“人走火灭”

制度,引燃一次性床单、木制按摩床形成明火火灾。

5.员工在酒精精油推背后立即点燃艾柱,酒精蒸气未散尽遇

明火发生爆燃。

6.夜班员工连续工作12h,管理人员仍强令其继续上岗,

因疲劳造成力度失控致顾客肋骨骨折。

7.员工为图方便擅自用湿毛巾包裹能量器具电源插头,或拆

除漏电保护器,造成触电。

8.拔罐工未佩戴检查用一次性手套,徒手接触顾客体液后又

抓取干净火罐,造成HBV、HCV血源交叉感染。

9.员工擅自拆除汗蒸房紧急停止按钮、超温报警装置,导致

75℃高温蒸汽持续喷出,顾客发生热射病。

10.员工酒后上岗,在楼梯口为顾客穿拖鞋时跌倒,连带造

成顾客滚落骨折。

11.交班人员未将“熏蒸舱正在运行45℃”信息书面交接,

接班员工直接引导新顾客进入,造成烫伤纠纷。

12.员工自身出现发热症状、手部带状疱疹仍继续服务不报

214

第页,共页

告的。

13.公司认定的其他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本机构光电类、射频类、激光类能量舱未取得《医疗器械

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即投入顾客使用,存在未知生物副作用

及电击风险。

2.汗蒸房、熏蒸舱加热体未装65℃独立超温保护与倒计时断

电装置,或装置失效仍继续运行。

3.电气线路未穿金属管保护,未配30mA漏电保护器,老化

龟裂线与金属按摩床、湿蒸房形成导电回路,可致群死群伤触电。

4.燃气、酒精、艾柱明火区与木质墙面、布艺窗帘净距0.5m,

且未加防火隔热垫。

5.压力蒸汽发生器、储气罐未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安全阀、压力表逾期未校准,存在物理爆炸隐患。

6.集中供氧、臭氧、负离子设备未设23%氧浓度上限报警与

防爆排风机,形成富氧环境遇明火瞬间爆燃。

7.灭火器、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配置数量低于《建规》

丙类公共场所标准,或过期失效未更换。

8.新风、排风扇、CO₂探头未按GB37488-2019每年清洗

校验,熏蒸房CO₂浓度0.15%、甲醛0.10mg/m³,引发群体性

呼吸困难。

9.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S安全教育交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本人从事安全工作多年,已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有着丰富的化工及工贸安全管理经验,能提供指导或编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检维修等资料,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0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