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龋病例病历.docxVIP

深龋病例病历.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龋病例病历

患者女性,26岁,于2023年9月15日就诊。主因“右下后牙冷热刺激痛1月余,夜间偶发隐痛3天”就诊。患者自述1个月前进食冰淇淋、热汤时右下后牙出现短暂疼痛,停止刺激后约2-3秒疼痛消失,未予特殊处理。近3天疼痛程度加重,夜间平卧时偶发持续约10-15分钟的隐痛,无放射至耳颞部,含冷水可稍缓解,无自发剧痛史。否认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止痛药。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5年前因“左上后牙龋坏”于外院行充填治疗,具体材料不详,目前无不适。否认吸烟、饮酒史。每日刷牙2次,使用含氟牙膏,竖刷法,但因工作繁忙,夜间刷牙有时不彻底。喜食甜食,尤其奶茶、蛋糕,无夜磨牙习惯。家族中父母无严重龋病或牙髓炎病史。

口腔检查: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软垢指数(DI)1度,牙石指数(CI)0度。全口牙列齐,16-27、36-47存在少量窝沟色素沉着,余牙冠完整。重点检查右下后牙区:46远中邻颌面可见深大龋洞,洞缘位于釉牙本质界下约1.5mm,洞壁呈棕褐色,质地软,探诊(+),探入洞底时患者诉中重度酸痛,无穿髓点,无渗血。去净腐质前暂未探及露髓孔。龋洞直径约4mm×3mm,深度约2.5mm(从釉质表面至洞底)。46叩诊(-),无松动(Ⅰ度以内),牙龈缘色粉红,无红肿,探诊无出血,龈乳头无退缩,牙周袋深度(PD)2mm。45、47邻面未见明显龋损,45远中接触点正常,47近中接触点稍松。温度测试:46冷诊(+),用冰棒置于颊面中1/3处,引发尖锐疼痛,持续约5秒后自行缓解;热诊(+),用热牙胶接触牙面,疼痛程度与冷诊相似,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45、47冷诊(-)。电活力测试:46读数为18(正常参考值10-25),45为15,47为16,双侧同名牙36读数为17。

辅助检查:46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显示:远中邻颌面可见低密度透射影,范围自釉质层延伸至牙本质深层,距离牙髓腔约0.3-0.5mm,边界清晰,无髓腔密度改变;髓室顶形态完整,髓角无明显抬高;根尖周骨硬板连续,牙周膜间隙均匀(约0.15mm),未见透射影或骨密度减低区。

综合病史、检查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46深龋(慢性龋)。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可复性牙髓炎:二者均表现为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但可复性牙髓炎温度测试多为一过性疼痛,且电活力测试反应更敏感;深龋的疼痛仅因刺激直接作用于牙本质小管,无牙髓充血表现。本病例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短(10秒),无自发痛,X线显示龋坏未穿通牙本质深层至髓腔,故不支持可复性牙髓炎。②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多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史,可出现自发隐痛,温度测试引发持续疼痛(30秒),叩诊(±)。本病例中患者夜间隐痛持续时间短(15分钟),冷诊疼痛刺激去除后5秒缓解,叩诊(-),X线未见髓腔异常,故可排除。③牙本质敏感症:多表现为机械刺激(刷牙、咬硬物)引发疼痛,范围广泛,无明确龋洞。本病例有明确龋损,故不考虑。

治疗计划:1.去净腐质,评估牙髓状态;2.若去腐后未露髓,行间接盖髓+垫底+充填治疗;3.若去腐过程中露髓,改行根管治疗;4.治疗后定期复诊,指导口腔卫生维护。

治疗过程记录(2023年9月15日):患者取仰卧位,调节椅位至舒适角度。常规消毒术区,用棉卷隔离46,吸唾器保持术野干燥。使用低速手机(NSK,SA型)配备直径1.0mm球钻(Komet,690.010),以轻压力、短距离往返方式去除龋坏组织,喷水冷却(水温约20℃,流量15ml/min)。去腐过程中患者诉洞底区域酸痛明显,暂停操作时疼痛立即消失。逐步去除软龋,可见洞底残留少量着色硬龋(呈暗褐色,探针轻划无阻力),改用挖匙(Premier,5号)小心剔除,避免过度刺激。最终洞形为邻颌面洞,洞深约2.8mm,洞底平,壁直,无倒凹,未见露髓孔,探针轻探洞底(牙本质深层)敏感(+),但无穿髓点,无渗血。

清洁窝洞:用小棉球蘸生理盐水(0.9%)轻拭洞壁,气枪轻吹(压力0.2MPa)去除水分,避免过度干燥引发敏感。评估牙髓状态:洞底牙本质厚度约0.4mm(根据X线片测量结合临床经验),无露髓风险。行间接盖髓:取氢氧化钙盖髓剂(Dycal,Dentsply),用微型调拌刀取米粒大小,均匀覆盖于洞底(厚度约0.5mm),注意避开洞壁釉质区域,避免影响粘接。静置1分钟待其初步固化。

垫底:因窝洞较深(距离釉质表面约3mm),需行双层垫底。第一层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IILC,GC),调拌至拉丝期(粉液比2:1),用充填器将材料铺于盖髓剂上方,厚度约1mm,光照固化20秒(LED光固化灯,强度1200mW/cm2)。第二层选用流动树脂(TetricEvoFlow,IvoclarVivadent),用小毛刷涂布于玻璃离子表面,厚度约0.5mm,光照固化20秒,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